不想在家过年。太压抑了。年龄越大,了解的越多与家里的矛盾就越多,真的,如果一个家庭的观念不同步,你想要前进,可偏偏拖住你的都是你最亲的人这种感觉太无力了。每天面对他们,总说我养我这么大没用还不如养的狗,我就是个白眼狼。这么说的原因我太了解不过了,因为让我读书花了他们的钱,而我工作后没有还钱给他们,住在家里没有交房租电费。。我妈一个自私到眼里只有自己只有钱的人。别人都说女儿跟妈妈的关系不应该是最好的吗?什么事情都跟妈妈说。真不巧,从小开始,她就没怎么关心过我,甚至小时候过马路连手都不会牵一下。我爸本来对我还挺好,可这些年被我妈影响得变成一样的人了。
和父母关系不好。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坦白地说饿肚子是没有过,但没什么衣服穿冬天学校出操冷的瑟瑟发抖是有过。童年的贫穷带给人的是长久的自卑,相比于身边的朋友与同学,我不算是差的那个,却总感觉自己低人一头。物质上的缺失是一部分,小时候我爸常年在外做生意,大男子主义;我妈可以因为一切问题打我、当着外人的面训斥我。最近也常常在想,父母生了我这样的子女是他们的不幸,我生在这样的家庭是我的不幸,彼此都在伤害对方。只是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了。
从2013年夏天来到美国读书,有五年都是在没有鞭炮和家人的大农村里度过春节了。中国的农历春节往往正值春季学期,无法请假回国过年。在国外的春节一般却是非常简单。像我在俄亥俄农村,华人比较少,城市里的中国元素也很淡。无论在哪,春节都要过。
前段时间我妈叫我没有男朋友就不要回家过年,我一气之下就订了机票。从最南到最北去看一场雪吧,反正长这么大也没看过雪,今年这个年可能也会比较特别吧。很多时间几乎会用在赶路,而不是好不容易放假了好好休息。想想就心身疲惫,可是又好期待。
如果家里不能带来温暖,回去的意义是什么呢?本人95年女,在沪打工第二年。我妈,很强悍的农村妇女,如果我不听她话,她能念我一天。我爸,极强大男子主义,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跟我妈吵起来,骂骂咧咧的吵。所以,不回去。
我们那儿的风俗结了婚不能在娘家过年,但是快离婚了,所以无家可归。不想让同事知道,也不想看房东怪异的眼神。提前在一个没人认识的地方找好了兼职,过年多赚点钱,离我自己的房子又近了一步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