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是要考虑的,在我未来的人生规划中,爸爸妈妈是我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小的时候不懂事,不喜欢受到爸爸妈妈的管束,一心就像逃离,离他们远远的,让他们不能再约束我。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可在外面“浪”的时间久了,成熟了,慢慢的有了自己珍视的东西,有了自己的牵挂和顾虑,就会越来越理解父母,就会越来越能体会他们的感受。
我从小学就开始住校,初中,高中,大学,我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我很清楚我内心一丝一毫的变化。刚开始觉得逃离了父母的“魔掌”,异常开心,可以有自己的小天地了,那会大概一个月回家一次,一个月往家里打一个电话;再后来在学校呆的久了,基本都不怎么会想起父母,整天和同学一起玩乐,爸妈每个月照常给生活费,吃喝不愁,真的是一点都不想念家;再后来,我发现我在学校呆的时间太长了,以至于我都没有发现爸爸的身体状态一天天在变差,妈妈也没有了以前那么多的唠叨,一听说我放假就激动的恨不得我能马上赶回家。
其实有人管着挺好的,我这人就是欠被管着。
现在会经常和爸爸妈妈联系,可能是长大了,我们交谈的话题更多了,我从对他们的敬畏变成了更多的关心,更多的爱。
其实我更希望爸爸妈妈能够有自己的生活。他们的半辈子都是为了家庭,为了孩子操劳,没有真正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如果有能力,我希望爸爸妈妈可以有真真正正属于自己的生活,不用多担心儿女,不用忙碌生活琐事,能够真正的做他们自己最喜欢的事。
妈妈喜欢养花,那就整天和花卉打交道,研究怎么修剪,怎么施肥;爸爸喜欢四处溜达,看新闻,那就每天锻炼身体,没事看看书。怎么舒心怎么来。当然这是我理想中他们的生活。
爸爸妈妈辛苦了一辈子,以后肯定也不会闲下来,尤其是妈妈,那就根本停不下来。
以前为别人而活,希望以后爸爸妈妈能为自己而活。
生活充实了,爸妈精神世界充实了,就不会孤独了。当然常回家看看还是最必要的。
我觉得在外面的游子,肯定都是会想过家里的老人是否孤单的,我觉得尤其是那种独生子女的家庭,就是肯定自己唯一的孩子出去了,老人就肯定会孤单的,这是每个人都会想过一个事情吧,尤其是像我这独生子女啊,就肯定会担心自己的父母在家里孤不孤独,就是每天的饭吃了,什么明天去哪玩儿啦,在家在看什么电视剧啊,今天广场舞跳的怎么样啊,那就是平常的一些事情,但是真的会很在意,就是怕他啊思念我们,但是我们还是回不去,这是挺纠结的一个事情吧,就是当然有想过怎么可能不想呢,那可是自己的父亲母亲啊,对不对,我觉得,但是也没有办法,自己毕竟回不去,所以就像我就会每天给家里打两个电话,至少两个,反正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我现在是平安的,也要知道他们现在的情况是怎么样,然后打电话的时候能问一下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啊,今天去哪玩儿啦,或者是今天吃了什么啊,有没有身体不舒服呀,现在在哪里啊,我觉得这些都是很小的生活中的事情,但就是平常里面会发生那些事情才更加贴心吧,我觉得就是问一下他们这些事情,会让他们感觉到我们的关系跟贴近的,确实自己很担心他们,也有想过他的时候孤单,但是确实是没有办法,自己回不去,所以就只能多打几个电话问一下他们吧,现在是怎么样的情况,我觉得这样会给他们一定的陪伴的感觉吧。
我觉得如果有可能的话,还是多回家啊陪一下你的父母吧,就是他们可能确实是挺孤独的。虽然他们也有很多的活动做,但是确实会思念自己的儿女的,我觉得有时间的话,还是希望大家多多回家看看吧。
家中老人的孤单毋庸置疑,即使他们有一块打牌的同龄人,有电视看,,等等,但是没有我们陪伴的他们始终都是孤独的,但是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或者说唯一的解就是钱。这样说可能许多人不能接受,但是事实就是这样。
我们为什么要丢下家中老人去奋斗,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来负担家庭的支出,其中有很大一项就是家中老人的医疗所需。不要觉得我说的过分,我说这话没有把老人当做累赘的意思,只是根据事实的分析。人一上了年纪就容易生病,平时小病不断,这倒也无碍,只是谁能保证不会有哪一天突然有大病降临。我想大部分中国乡村甚至城镇家庭负担一个重病人都不是容易的事情。这样来说我们就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要么平时陪伴老人大病袭来时束手无策,要么留下空巢老人去外面拼搏以获取抵御未来风险的能力。我想大部分人会选择后者。在外面奋斗时其实能为家中老人做的很少很少,有人说可以多和家中老人打电话甚至通过网络视频聊天。我不得不说这只是少数人的享受,不说你能否教会家中年纪很大的老人使用网络,你在外面可能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以上,每天只能吃两顿泡面,你哪来的时间还和家人视频通话。所以说很多事都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就像我在外地,想忘家里打个电话谈何容易,家中只有五点或者六点有时间接我的电话,但是那个时候也是我事情多的时候。今天有点事耽误了,明天有点事耽误了,一个星期就过去了。有时终于打通一次,家里的父母又有事,匆匆挂断,酝酿许久的情绪不知道要发泄到哪里。
所以说在外奋斗时,我们也知道家长老人孤独,但是真的没有办法。
我爸爸就是那种典型的一个人外面打拼奋斗养活一大家子的人~可以说是非常辛苦呀,他是半挂的那种大型车子的司机,然后经常是炒鸡累的
,他就是那种开一夜的车然后还只能在驾驶室的那种座位上简单的休息的,唉,就是为了养家过度的疲劳驾驶的那种,谁都知道长时间的连夜的开车肯定是容易发生危险的。我爸爸就是出了两次意外的人,然后尤其是第二次,他封了好几针,我都能感觉到那种疼痛,但是我们也只能在心里心疼他也不能真的帮到他什么,,这也是一种无奈吧~
我爸爸在外面当然是考虑到家里的老人的,也会考虑到我和我的妈妈弟弟。他为了奶奶的不孤单,就是给她买了好几个广播的,这里插一句,我奶奶是个盲人,所以才没有给她买彩电,所以只能听听广播~每次爸爸回来也都回去看看奶奶,嘘寒问暖的,让老人家可以心里舒坦,也有个报平安的感觉,好让老人放心嘛~很多农村老人都是在农村天天盼着儿女回来的,可是毕竟现实条件不允许,所以那就只能在过年的时候见一次面,想想也是挺可怜的,但是没办法,都是为了生活嘛,儿女长大了也是会思念家人的,谁也想舒舒服服的回家看老人,但是还是要为了生活不断的在外打拼,我想他们也是可怜的。虽然家里的老人也算是孤单的,但是两边都要相互体谅一下你说是不是,大家都不容易呀~个人看法~
在外漂泊久了,有时就会越习惯那样的模式,为了生活开支,不得已在外面打拼的大有人在,有的时候闲下来的时候会想过家里的老人,但是大部分的时候还是需要过好眼下的生活。
家庭与事业难两全,这就是现实,好些爸妈为了挣钱,把孩子和老人留在老家的,我们不能说他们这样做不对,而是应该以一种理解的心态去对待这样的局面,因为谁都喜欢身边有自己人,谁也都喜欢被人陪着。
现在网络和通讯发达了,虽然不能时时回去家中看望自己的父母,但是我们也可以一两天就打一次电话或者视频聊天,也算是一种关心和慰问。
在农村,很多都是老人和孩子在家里,年轻人外出打工,一部分年轻人在农村创业,老人因为有孩子的陪伴,多少心里还是很开心的,日子也过的很快乐,这样他们就不会觉得孤单。
带孩子的确是不容易,但是为了子孙后代,他们愿意这样的辛苦,身为儿女的我们更多对父母是感激之情,所以,常回家看看父母是必须的呢。
在城市,因为有些小年轻已经在外面扎根了,所以,我们可以将父母接到城里去住,一家人挤在套房里虽然拥挤也热闹了呢,偶尔还可以外出去小区逛一逛,公园里走一走,这样的生活方式也是很好的。
在外的刚毕业的孩子们,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外面能够混出个模样来,回去了反而会觉得添堵,爸妈也还身体利索,他们也有自己的事情可以做,我想也是不会孤单呢吧。
但是终究,在外奋斗的孩纸们也要常回家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