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敏感的神经同样对文艺作品的表达方式、剧情推进、以及作品背后所表达的深意,都会有更深层的探讨和挖掘。记得当时有一部电影叫做《江山美人》。
这只是一个悲壮的故事 ,慕容雪虎不是神,只身难以抵挡千军万马 热血染红冰冷的铠甲,他依旧视死如归,但在这个英勇的男人惨死背后,心中是否还会留下难以割舍的遗憾 。
这部电影也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 ,一部关于两个男人与一个女人之间的故事,只是段兰泉让燕飞儿活在了梦想里 。
活血大家都这么认为:女人就是女人 ,只要让她幻想 ,给她浪漫 ,她就会抛弃与之青梅竹马的阿虎哥---一个忠心耿耿、铁骨铮铮的热血英雄, 一个从小照顾她,把一块石头捂热的柔情男儿 。 舍弃自己的父仇与国恨,然后把身体和灵魂交给了梦想,交给那晚窗外雨滴滴落飞溅的美。 叛军除了胡霸 ,在感情上 ,就是这个大燕公主了。
作为大多数男人,还是支持慕容将军。
假话是我想你,想飞去见你 ,真话是我很想你,很想立刻飞去见你……这些酸溜溜的台词就能哄骗一个女人,还有热气球 真是浪漫至情 ……
或许,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生活在浪漫中比生活在仇恨中更温暖。
大燕公主,到底做的对不对。由此我想到了战国时期的墨子。战国初期诸侯国纷争不断,杀君篡位的情况的也时常出现。
宋国的子特杀了当时的太子自立为王,后来太保鲁直教出了两个徒弟,一个是公输般,一个是墨子。公输般一直不忘师父的遗愿,杀掉子特为太子报仇。于是到了楚国帮助熊章讨伐宋国。而墨子却主张“兼爱、非攻”,帮助宋国废除苛捐杂税、施行仁政。
你说公输般和墨子,谁的境界更高一筹。
所以,征战杀伐,以暴制暴,并一定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冤冤相报何时了,且饶人出且饶人,我们或许没有这么广阔的胸襟,但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或许应该原谅大燕公主。所以格局的高低,需要有更高格局的人来定义。
爱情,是人间至美之情,或许一个女人最好的结局就是如此。带着家仇国恨去生活,永远都不会快乐,选择忘却就是最好的结局。
忘掉过去,让自己的心飞到天上,我们会看到更美的风景,这千年之后谁还记得谁。比起战争,我们更希望和平,只有化干戈为玉帛,百姓才能免遭涂炭。
就电影艺术来说 ,场面宏大,取景漂亮,道具也符合当时历史,这一点值得一赞 。
当时我跟女朋友看了这部电影,所以印象深刻,但是她只是看到了小女人感情的层面,而我却对更深层次的主题挖掘的更深刻。
罗丹的《女媲妓》是根据法国诗人维尼的《美丽的欧米 哀尔》所塑成的。维尼写道: 呀!欺人的骄横的衰老, 为什么把我摧残得那样早?
谁能使我不自伤自捶, 而不在伤痛捶击中死掉!
唉!当我想起往常的时光, 那时我是怎样,如今我又变成怎么样, 当我注视自己赤裸的身体, 看自己变得这般模样, 贫困,干枯,瘦弱,矮小, 几乎遍体鳞伤, 变成了什么呢?
那圆润的额, 金黄的发, 玲珑可爱的双肩, 小小的双乳,丰满的臀部, 洁白动人, 爱情场里风流倜傥!
…… 这是人间美貌的下场!
…… 雕塑家的才能不在诗人之下,相反的,他的作品, 比起大诗人维尼粗露直白的诗句,更能激起人们的战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