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我们每个孩子都经历过叛逆期,我们在一点点的长大,所以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会有所改变,从当初萌懂无知,到现在的明事理。有时候看不惯父母的行为,也是正常的。这也就是所谓的鸿沟了吧。
对于我来说吧,曾经我小时候的偶像是我爸,认为他是万能的,羡慕他画画画的好。可是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有了叛逆期,感觉他们的行为老掉牙,不合宜。这时候,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对他们的理解,而不是一味的责备。父母老了,他们是另一个时代的人,有另一个时代的思想,导致了他们在这个时代所做的行为很不顺眼。所以我们要对他们多理解。都传播新的思想给他们,他们就会对新的世界产生兴趣。
我也有不理解父母行为的时候,有时候洗碗这件小事,他们也会对你指指点点。这时候我们不应该对他们生气,因为父母都是为你好。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以我的经验来看,我们应该多和父母沟通,陪父母看看电视。教他们玩下电脑手机。了解外面世界新鲜的事。对他们提出对事情的不同看法。从他们的思想上根本改变他们,让他们知道时代变了,我们的行为处事都应该发生改变。
总之一句话:理解万岁。每个家庭都有自己难念的经,重要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这才是一个家庭所应有的。跨越家庭的鸿沟,唯有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才能更好的生活。
换位思考这个词,估计这是我从四五年级之后就在我的字典里,虽然那个时候,我并不能理解这个词的翻译,但是它却是我为人处世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与他们相处的信条。其实父母的行为我们看不惯很正常,因为毕竟不是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想到的,而且可能接受的教育模式也是大不相同的,但是我却不认为看不惯就相处不好,我们可以做长满刺的刺猬,但是这个刺是对着外人的,而不是对着父母。
可能在相处的过程中,你和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解决事情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所以可能会存在一点矛盾,但是这并不妨碍你和他们相处,如果这个世界上你最亲的俩个人你都相处不好,那么你还能和谁相处呢。像我和我老爸老妈,在很多时候,也会因为一些小的事情做做事的方式上产生分歧,但是我从来不会说我和他们的方式不一样,我们就相处不好了。
我老爸老妈他们就特别的念着亲戚这种情分,有很多亲戚我可能从小都没有见过,但是一有事情就会出现的那种,有的时候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那种。我就觉得这样的亲戚我们没有帮他们太多的必要啊,可能因为我从小就是在这种小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而且我身边的亲人都很宠着我,让我觉得亲人就是那种即使我们很久不见面也还是会记挂和对我好的那种。但是他们不是这样认为的。
他们那个年代孩子就比较多,可以说是在一个非常大的家庭里长大的。他们会亲人的概念就是同宗同源。即使是这样,对于那些从来不联系的亲戚,我也不是不理不睬的。因为我爸爸尊敬他,那么我也会尊敬他。像老妈就是那种我天天捧着个手机她就会说上好几遍的那种,有时候可能会一句话在你的耳边絮絮叨叨一整天,在她的眼里,手机只是联络的工具。她不会把手机作为娱乐工具,她只会用手机打打电话来开视频,从来不会用它玩游戏。
做子女的重要的就是要顺心,你可以看不惯他们为人处世的方式,但是希望你可以换位思考一下,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一下问题,这样,你就能够理解他们一点。如果父母对于我们的行为也不是很理解,我们可以心平气和的和他们谈一谈解释一下。
如果是生活习惯不好啊,在外面素质不高丢脸了呀,爱占小便宜啊,我觉得也没什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分的时候提醒一下,或者自己偷偷弥补一下他们过失,毕竟他们几十年惯性行为,改变几乎不可能。
我妈妈就有一个很不好的行为习惯,爱翻脸,动不动就生气,一言不合就翻脸,不理人,给脸色,给你气受。不管谁对谁错,都得逼你认错。完全可以用不讲道理概括。我和我爸都难以忍受,也生闷气,跟她斗气。
不过现在想通了,自己父母,也没过不去的坎。自己从小到大也没少给父母气受,是不是?一家人之间,没有必要认真生气。首先自己看问题得成熟点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