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在一段朋友关系中单方面扮演倾听和开解的角色是不值得的。友谊是需要两个人共同维系的,在一段友谊之中,两个人是平等的,如果你一直单方面付出,先不说这到底能否被称为友谊,迟早有一天你会感到疲惫、委屈,一旦积累的负面情绪全部爆发,那么你们也算是走到了尽头,最后可能连普通朋友都做不成。
每个人都有诉求,你可以倾听你朋友的烦恼,为他开解,但与此同时你也是个正常人,你也会有烦恼,也会有烦躁的时候,这时,若你的朋友非但不愿意做一个倾听者,还拿他的烦恼来烦你,你觉得这段关系还有意义维系下去么?
我的一个朋友就有类似的经历。她有一次失恋了,特别难过,就找了一个好朋友出门喝酒。我那个朋友本来就不胜酒力,再加上心情低沉,喝了一两瓶啤酒之后就有点微醉了,开始唠唠叨叨地数落起前男友,说着说着又开始哭,为自己感到委屈,为这段感情感到不舍。然而就在她最伤心的时候,她的朋友却对她说:“这么点小事你还来烦我,你不知道我很忙的么?”我朋友当场就愣在那了,原本就有点晕的脑袋更晕了,她甚至怀疑对面的人是不是她的好朋友。就在我朋友愣怔那会,对面那个人却提包就走,只留下一句她很忙。
后来我朋友再也没有跟那个人联系过了,有一次她打电话过来找我朋友,向朋友道歉,说她那天实在是心情不好才会那样,然而朋友还是拒绝了她的道歉。朋友曾跟我说过,她之前是真的拿那个人当朋友的,在那个人失落的时候牺牲睡眠时间听她哭诉,在那个人难受的时候,花几十元连夜打的到她家陪伴她,为那个人准备自己永远也不舍得买的礼物。朋友是真的没想到那天她会这么做,她说已经受过的伤,就算道歉也弥补不回来了,那天是那个人亲手斩断她们的友谊的。
知道朋友的事之后,我真的认为,一段友谊是需要双方共同维护的,单方面的付出既不值得,也没有意义,不懂付出的人是不值得与之交往的。偌大一个世界,遇见一个趣味相投的朋友,拥有一段美好的友谊实在是一件及其幸运的事,我们又怎么能只知索求而不懂付出呢?要知道,一个自私自利、只为自己着想的人,到头来也只会剩下他一个人。因而一旦发现在一段朋友关系中只有你单方面的付出的时候,及时与你的朋友沟通吧,若沟通无果,趁早放弃这段关系,免得你日后受到更大的伤害。
你待我真心,我必报之以真心。
有人就说了,说这句话会不会太幼稚了,工作了之后自然会遇见各种各样的人,哪里来的真心都是虚情假意。那我这句话,就只针对读书时。说到读书时,就不能不说舍友,女生宿舍住多了,就见多了各种女生。想想过去那么多年,后悔为一些人做过一些事,觉得不值得。当你看到两个女生形影不离的时候,不见得 他们的关系有多好,这样的二人组,很多时候有个女生控制欲望强,一个比较弱势一点。较强势的那个可能会以各种理由,让弱势的那个打水、打饭、陪吃饭、陪上厕所、陪去商店、陪去药店等等之类的事情,当然这只是单方面的事情,当较弱势女生想去哪里,想让人陪的时候,较强势那个不想去就不去。你要问我是其中的那个角色,我当然是弱势群体了。“多陪”我倒没做过,只是帮人家打过一段时间的热水!我当时觉得,反正顺手,帮帮也没什么。当时,有人问我,“你问什么要帮她做那么多,是我我才不帮”。那时的我没多想,也不懂拒绝。亲爱的姑娘们,你们信吗,最后在你身边留得最久的人,一定是跟你说这句话的人,而不是你帮打水打饭的人,一定不是。就算是友谊也不能单方面付出,只是一味对你索取的人,一定对你自私自利,不知道把你排在N+1位之后呢?不管是爱情、友情,一味付出的那一方,都是不被看重,不被珍惜的。如果,当你是朋友,心里会尊重你,会为你着想,会想着回馈,而不是一味的索取。只对你索取的人,在你不知道的时候,利益关头被牺牲掉的一定是你。你觉得她对你也好啊,那是在既得利益之后,给你留下让你死心塌地的。这样对你的人,女的,她只是需要一个小跟班,而我不需要一个女王;男的,他就只需要个随叫随到、挥之即去的女人。呆在这样的人身边,把自己变卑微了衬托别人的生命,怎么想都是浪费时间。我觉得大好的青春应该去交更多值得信赖的朋友,而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这样貌似是你“非常好的朋友 ”身上。要做当你有难八方来援,而不是随时被人牺牲掉。还好我的人生也就仅仅遇见这样一个人。就这么一个,我都后悔了,浪费了我的时间。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遇上什么样的人,如果你总遇见这样的人,那你也该反思自己了
提高和别人的沟通能力,有很多说话的技巧,但是真正打开对方沟通大门,不是说的能力,而是听的能力。
真正的高情商,不是最会说话,而是最会听别人说话。
卡耐基在他的传世著作《人性的弱点》中写到,最善于言谈者就是最善于倾听的人。因为他们通过与倾听与他人连接,从而获得改变他人,乃至改变社会的力量。
著名的女记者柴静,在职业生涯的十几年间,冲在许多社会关注度极高、争议极大的新闻事件第一线。
从“非典”,到虐猫事件,真假华南虎,汶川大地震,再到前两年刷屏朋友圈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在她的镜头下,我们知道了许多令人揪心的事实,了解了不少新闻事件的真相。
作为一个优秀的女记者,她的标志性动作,就是凝望对方,上身前倾,表情专注。倾听,是她接近真相的第一件武器。
新闻界一线记者说话如此,我们普通人在生活中亦然。许多时候,我们需要一个倾听对象,不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怎么做,而是这一路踽踽独行,需要一个出口。再多的安慰,都不如安静的倾听。
如蒋勋所言:“在这世上,如果有一个人是你关心的,那你就为他做一点事,给他一点温暖。当他忧伤时,让他靠着你的肩膀,这绝对是最重要的幸福感来源。”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倾听呢?这里有一些小建议。
1. 专注地有效反馈
在别人说话的时候,转身面向他,看着他的眼睛;在他说话的间隙里,轻轻地点头,微笑,鼓励他说下去。记住,任何想倾诉的人都是在寻求共鸣。而你的专注,对他就是最大的尊重。
2. 不贸然给意见
在许多时候,倾诉是为了发泄情绪。说话的人,知道事情是怎么回事,也知道应该怎么办。他只是扛不住这一路的艰难险阻,需要一个情绪的出口。这时候,什么安慰的话,都不如耐心地倾听有用。
3. 不要老是讲自己的经历
“可怜的一件事情,上次我……”
你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但你也许没注意,这个找你倾诉的人闭上了嘴,并悄悄朝天翻了个白眼。
倾听是一种以他人为中心的对话方式,你需要暂时放下自己,融入对方的世界中。
沟通的前提是有一方愿意倾听,放下自我,有耐心地倾听对方,从这一点开始做起吧。
人置身在这个世界当中,就无可避免存活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体系当中,而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亲情友情和爱情。然而友情作为其中一大主力军,也不免时常让我们产生困惑。因为我们的朋友,并不一定是我们最喜欢的那种类型的朋友,而且与不同的朋友相处,就决定了你置身在什么样的朋友关系里,你会发现,自己的角色定位多种多样。
某一段朋友关系里,你单方面扮演倾听和开解的角色,这究竟值不值得?我们要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首先谈谈值不值得的问题,一段友谊,无论你在里面付出多少或者是否得到你想要的收获,那都是一段经历,而你的朋友,也会是你世界中的一道风景,这就是说,无论某种意义上值不值得,它都是一种经历。
接着我们来谈谈单方面倾听和开解的问题,在友谊里的角色定位,多半要看你们两个人的性格组成方式。就是说,你在这个友谊里扮演倾听的角色,大多是因为你这个朋友性格相对于你来说更容易倾诉,而且他也以为你相较于他来说更为成熟他依赖于你,期待你能帮他解决问题。这也跟你们平时的相处方式有关,你可以注意他是否与其他朋友也是一样。如果是,你就大可以不用太用心了。如果他只对你倾诉,那么你们的关系就经得起你和他讨论一下你们的相处方式,你可以明确的表达你不喜欢,不愿意承接他的负能量。总之是要用各种问题解决的,如果你们的友谊因此瓦解,那只能证明它太脆弱,也就不值得你这值不值得的问题了。
既然是你的朋友,就值得!其实沟通必须有沟通的对象。也就是沟通是两方面的。自己与自己是无法进行沟通的。因此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中有问有答,才是真正的沟通。这就要求我们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不但要会问,而且要会答只真有问的好答得妙,这才是一个有效的沟通。
你的朋友总是愿意跟你分享她的故事,你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朋友,其实,有的时候朋友与朋友之间有一方真的更多的是倾听。但这是相互的,如果只是你单方面的扮演倾听和开解的朋友,那么时间长了,你会感觉到朋友对你的在乎不只是你们之间的关系,而是把你当成抱怨垃圾桶,所以你们的关系,变成了你所谓的一段的朋友关系。
但是你学会的倾听别人的不好!你能发现自己另一面,也是锻炼你另一面别人没有的。既然曾经是朋友,也就没有什么值不值得说法,这也是你人生中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