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说,"一个心地干净、思路清晰、没有多余情绪和妄念的人,是会带给人安全感的。因为他不伤人,也不自伤。不制造麻烦,也不麻烦别人。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持戒。" 在恋爱中,理性和感性并重才能发展好一段关系。理性让我敢于去感性,就像一个清醒的大人,守护着内心天真的小孩。在关系的最初阶段,我的理性会去分析方方面面,尽量冷静客观地看清一个人的本质。一旦信任,便毫不怀疑,反而是慢慢去掉自己理性中计算比较、权衡利弊的部分,去释放感性,好好地享受这份情感。在感情中如果过分理性就会患得患失,累人累己。有理性做支撑,所以什么都不怕,也愿赌服输。相信自己判断、用力去爱并敢于承担后果,这是理性带给我的自由。
不,女孩子没思想盲从才是最可怕的。我认识一个女孩子,属于标准的跟风而时尚。民谣火的时候入了魔,遇到背吉他的哥们就上去打招呼,巴不得陌生的人儿给她一支兰州。嘻哈火的时候就搞小脏辫纹脏辫,跟同事见面了就说“what's up bitch”,说顺口了对老板也来这么一句,差点被开除。事实上呢,听的都是烂大街的口水歌,只是怕别人说她落伍罢了。对物如此,对人更是如此。要我说,这种女孩子才是最可怕的,她没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没办法判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我的认知里,每个女孩子都应具备理性和足够的判断力,她们要知道什么生活是最适合自己的,什么人是从心而发最喜欢的,应该有自己的喜恶和底线。
这话有点奇怪...其实女孩子理性不理性的跟可不可怕没啥关系。这东西其实就跟一个男孩子很感性的话就会被一些人说娘娘腔是差不多一个道理。很多时候一些潜在的刻板印象会造成一种假象,即只有默认的一些规则才是对的。当一个男生或女生的性格或者做事方式打破了这些刻板印象的时候,对一些人来说他们会觉得这个男生或女生很反常。毕竟在这个社会,只有合群才会少很多非议。所以当一个人不符合这个大环境赋予性别的印象时,这个人就会被打上“不合群” “可怕”等标签。社会对于女生的标签是感性的,所以那些理性大于感性的女生就会被一些人打上“可怕”的标签。而实际上真正可怕的,是那些不加思考就给其他人打上自己认为合适的标签的想法。
我们该庆幸:因为有人害怕,就说明女性的理性是有力量的。记得小时候琼瑶剧大热,《还珠格格》里的皇后,一副工于心计的模样,荼毒女主,引发了观众极大的反感。当我们长大以后,发现皇后才是一直试图了解真相的人,她说“这个小燕子来历不明,没有一个地方像皇上的,明明是个假格格。”一语道破真相,琼瑶剧似乎是把“感性“标签化女性的顶峰,因为情和爱,她们认不清局势,分不出渣男,抛弃自身价值,以爱为生。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已经抛弃了腐旧的三观,一系列为掌握自己命运所作的努力,我想这是理性。那么,追求自我实现,坚定追求想要的生活,本该是成为人性中极其闪耀的那一部分,为什么会被称为“可怕“呢。
很多男生都觉得女朋友不爱花自己的钱是好事,这说明女朋友“替自己着想”,“懂事”。殊不知,这世上最懂事的,永远是“别人家媳妇”。一个女孩爱你的表现之一,是愿意对你了解,愿意接纳你进入她的世界。因此一般情况下,女朋友是不会排斥和你有生活和物质上的种种交集的。如果一个女孩总是拒绝你的帮助,甚至刻意地回避一切和经济有关的问题,那很可能是这个女孩,并不愿意接纳你进入她的生活。在她眼里,你只是你,不是另一半。如果一个女孩,连最细枝末节的开支都坚持AA之类的话,那并不说明这个女孩在替你着想,只能说明女孩,并不愿意在金钱上和你产生太多的瓜葛。换言之,她一直在做好离开你的准备。
生活中有没有能永远保持清醒的人?有,但是真的不多。恋爱的产生过程(追求,吸引)固然需要理智和冷静,但伴随着恋爱产生的向往,以及这种向往得以实现的满足感,必然或多或少地让人处在喜悦,陶醉的状态。即使最理智的人,也很难保证在热恋期不头脑发热一回。尤其是那些平日里,刻意营造高冷形象的“男神女神”,在真正恋爱时往往表现得更加疯狂。原因很简单,对别人高冷,是因为别人没get到他(她)的点,现在终于遇到一个两情相悦的人,还不得好好释放一下。如果你在她心里有位置,她在情绪上会有所触动,并做出一定回应。但如果她只是淡淡地表示“没有的事,你别多想”,那十有八九是她心里真的没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