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献过一次,两百毫升,那时候算是学校的一些任务吧,每个班要五个人去献血,我们班只有女同学,没有男同学的,五个人当中的有两个是自愿的其他三个呢,比如我是老师点名到了,说我长得比较高大。我165cm有130斤左右。我们五个人就去献血,我一点事没有,照样活蹦乱跳。有个同学160cm高 可能90斤左右,直接月经6个月没来。结婚之后,我老公也去献过血,三百毫升 也一点事儿没有,我觉得大部分人还是合适献血的,除非是那些身体比较弱的人不适合献血。有机会我还是希望,几年献一次血吧!在医院见到太多用血的地方了,我觉得现在医院还是很缺血的。我献血救了一个人的人命呢,我觉得还是很值得。
由于献血所产生的自信情绪,对人的心理也有积极的暗示效应,使人的精神状态,得到改变和提升。当然,献血频率不要太高,尽量在4个月到半年一次。每次也不要过量。献血后要注意积极休息和补充营养品和造血相关食物,最其码要比平时吃多营养食物。献血后的几天内不宜剧烈运动,但又不能不运动,配合身体功能迅速恢复。如果自己身体有适合献血症状,一定和工作人员申明,等身体合适时再献。体弱多病,贫血体质的需谨慎为之,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只要身体健康,每年献一次应该不会对身体有害,还会促进人体机能的更新。献血也是奉献爱心的义举,值得褒扬。
献血当然有坏处。血是生命的源泉。人的身体和生命是大自然造就的,她的设计是天衣无缝的。不会有那个部分是多余的,包括血液。失血过多,就会失去生命。失血对身体的影响是很大的。在六十年代,我的一个表哥哥,得了白血病。我亲眼看到,我的舅舅,姨夫,都给表哥哥多次献血。她们献完血后,身体虚弱,头晕脑胀,走路都要扶着电线杆子。很长时期不能恢复,干不了重活。当然,那时身体条件差,吃的不好,营养不良是重要原因。但说对身体没影响,反正,我不相信。
成年人红细胞的寿命只有不到4个月,也就是说,即使你不献血,你身体内的血液也在不停的老死,同时骨髓等造血器官内的造血干细胞在不停的制造血液,形成我们所谓的血液新陈代谢。对于肥胖,缺乏运动,嗜酒,年迈等人群来说,血液新陈代谢速度相对较慢,血液粘稠度较高,极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适当献血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同时可提高造血功能,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无偿献血会刺激人体造血功能更加旺盛,加速血细胞的生成,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坚持规律献血的人,由于骨髓造血系统不断受到刺激,保持较旺盛的新陈代谢,不断产生出更具生命活力的年轻细胞,新鲜血细胞的比例高于未献血者。
正常的献血对身体健康是无碍的,只有过度的鲜血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如果过度、频繁献血的话,失血量超过了机体的代偿能力,则是对身体健康是有害的,可以造成一过性低血压,贫血、高含铁血黄素症,免疫功能下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