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七情六欲,与生俱来,要是没有这些情感,何谈做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为何范公还是会提起这个说法呢?结合当时的情况,范公被贬,正是处于物和己都得不到的时候,地位官职,人生际遇,都面临巨大的挑战。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范公使用的方法,登高而望,豁然开朗,人生尔尔,一捧黄土。要是整日痴迷与外物,亦或是看不透自己,蹉跎岁月,那就真的是白活一世。
我觉得是一种寻求内心平静的境界,木心先生说知识学问使人通达平静,就跟这一个意思。从外面看这句话是在讲对待事物的态度,更深的含义呢,我觉得是在说修身的问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许多人有机会完成前两项,而修身呢又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其实这句话就是给人一种修身的途径,还说不上超然物外,就是内心一种平静孤独,快乐幸福的状态。
作为一个风华正茂,欲火焚身的大好青年来说,羡慕别人并不是件让人羞愧的事。在我单身的时候看见别人有恋爱多年,肤白貌美,热爱健身的女朋友我很羡慕;在我熬夜赶各种deadline的时候看见别人晒日光沙滩,异国风光,各种美食的朋友圈状态我很羡慕;半夜无聊刷知乎看见各种大神秀技能秀知识秀段子我只能点赞的时候我也很羡慕。
当我在今天情绪爆发之后,当长时间以来的负面情绪突然被宣泄之后,好不容易内心有一段时间很平静,然后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平静的看着另一个自我,一个永远冒出不好念头的自我,我突然觉得一切不好的事,我都开始不去抗拒它,而是平静的臣服于事实。这时候,陡然有一句话从心里冒出来,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很多次,当我患得患失,焦躁不安的时候,我都用这样的办法来抚平心湖:把自己的视角放大、再放大。想象一人的荣辱得失,对于全人类、对于地球、对于宇宙来说算得了什么。失败了又怎么样,成功了又怎么样?轻如鸿毛,细如尘埃而已。这样想来,把心中的戾气悲喜全都放下,埋下头来,继续学习。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一个人的财富声望经历只是一张张标签他心底是什么嘴脸你永远不知道,我渐渐明白这世上很少有做不到的事只是取决于我有多渴望,我渐渐明白那些强大的人心底也会有柔软有不堪触碰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