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在朋友圈看到一条新闻,说是有个爸爸,发现高三的女儿成绩严重下滑,他心里自然非常焦急,但是还是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把女儿约在咖啡馆,心平气和的询问她原因,女儿说她暗恋上了班长,但对方看不上她。
父亲深知呵斥和指责,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更加影响女儿的未来,所以他跟女儿说,愿不愿意听爸爸从一个男性的角度来分析下为什么班长看不上你?
第一:你现在的身材有些微胖,男人都喜欢小鸟依人的女孩,所以我建议你从现在开始锻炼身体、减肥;
第二:一个女孩要想吸引男生的注意,除了长相外,最重要的还是内在的气质,希望你把小时候学过七年的古筝再捡起来,毕业汇演时弹上一曲,来个一鸣惊人;
第三:男人是个矛盾的综合体,谈恋爱的时候可能只看长相,但在选择结婚对象时,很现实,会考虑你的家世,你的能耐,所以,你得让自己能力出众,一个爱自己的女人,才会有被人爱的机会,所以你必须得把你的成绩提上去,否则,别说成为恋人,就连成为朋友都是奢望。
女儿在爸爸这种客观冷静又有建设性的说服下,想通了,开始跑步,练习古筝,跟着各种名师一对一的补习,最后高考超水准发挥,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班长也上了清华,女儿因自己的优秀,最终也没有执念在这场暗恋上。
真的很开心看到这种热点,也乐见其成看着这条新闻被纷纷转发,父亲对于女儿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存在,不仅仅是提供了物质的保障,富养了她不会因为一点小恩小惠就被人占去了便宜,更加要富养她的精神,接纳她、肯定她,她才不会满世界的去找异性的认可和喜爱。
每当我看到一个女孩在一段感情中,为了获得对方认可,失去自我到悲哀甚至癫狂的地步,就很难过,因为你能感觉到,她不是真的需要这个人,需要这份感情,她只是需要一个异性的认可和接纳……
在心理学上,父亲对于一个孩子(男孩女孩皆是)的影响,是他对自我形象的认知,这决定了他会如何看待自己。所以,如果父亲能接纳、尊重自己的孩子,她们也就会接纳、尊重自己,她们能看到自己的价值,认可自己的价值,就不会急吼吼、悲切切的满世界找寻来自异性的认可,也不会为了获得异性的认可,一味的讨好对方、降低底线。
女人是否能长久稳定的得到男人的爱,取决于她自身的价值和吸引力,没能从父亲那里得到对于自我价值的肯定,长大后又用讨好来获得异性的肯定,结果当然是另人担忧的。
深度洞察,温暖表达
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虽然跟着妈妈的时间更多一些,但是大多都很听爸爸的话,同时父亲也是女儿遇到的第一位男性,那么父亲对女儿的教育就显现的尤为重要了。
一、富养女儿
富养女,穷养儿,这大概是大部分家长觉得正确的教育方式。想想也对,在女儿小的时候,就让她知道,想要什么东西爸爸妈妈会给你买,这样女生长大以后就会比较矜持,不容易因为一些小利益就迷失了自我,上当受骗。不过我觉得还有一个层面的含义,不论男女,一定要富养他们的精神,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学会放手,慢慢得让他们独自处理一些东西,不要让人觉得这个女孩儿离开了父母就什么都做不了。
二、建立女儿的择偶标准
爸爸是女儿身边最亲近的男性,而爸爸威严的性格特点也让自己在女儿那里有了很重要的地位和话语权。这也导致了很多的女性都以自己的爸爸作为自己择偶的衡量标准,就是必须得有爸爸所具备的有点,没有爸爸的缺点。所以爸爸们也要给女儿树立一个男人应该有责任感、有教养、有男子气概并且会尊重人的特点。
三、培养女孩的艺术气质
我们往往都会觉得学音乐、会画画的人身上都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和魅力,这是正确的。多学一学这些艺术,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可以去除身上的浮躁,让整个人变得平和、淡然,由内到外的散发着知性的魅力。
四、让女儿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多过外貌上
家长都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漂亮的孩子,这是人之常情。前两天我在一个地方看见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从小到大女孩的爸爸都对她说:“你长得不漂亮,要想过上好日子,你就只有好好学习”,女孩对爸爸的话深信不疑,不注重着自己的外表,觉得只要干净整洁就行了,却是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到了学习上,后来女生如愿的考上了一个顶尖的大学。上了大学后她发现有很多人追她,并且说她长的很漂亮,她回去以后给爸爸打了个电话问:“爸爸,我到底漂亮不漂亮?”女孩父亲沉默一会儿对她说:“你很漂亮,但是爸爸还是希望你能在还学习奋斗的时候少花些时间在外表上。”女孩觉得父亲说的很对,就依然像以前那样生活,后来出国留学发展了,那个时候她变得漂亮的不像话,日子过的有滋有味的。对啊,青春只有一次,我们应该在该奋斗的日子里好好学习,要知道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我们小时候看作文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父爱如山,母爱如海”。父亲在教育孩子中总是扮演一个严厉的角色,其实也不一定要这样。我的父亲就是一个“另类”。
小时候妈妈对我的学习非常上心,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完了还要写母亲布置的,总之小时候母亲对我来说就是噩梦。而我的父亲,总是在危难时机来解救我,他从不会因为生活中的小事责怪我,反而处处以我的爱好为中心,我喜欢什么他就给我买什么。新衣服新玩具我总是不用开口,他自己就会给我买回来,我小的时候压根没羡慕过别人。每当我母亲要对我进行口头及行动上的教育时,父亲都会及时赶到然后一番甜言蜜语就把我母亲给哄走了,我就得救了。
长大以后父亲总是以他的行为来教育我。邻居家里出了事,恰好邻居孩子借了我手机结果给弄坏了。我寻思着应不应该给邻居说这事,父亲阻止了我,说咱们不应该落井下石,他们家已经很困难了,就不要再给他们添麻烦了,然后又让我送去两千块钱。那个时候我觉得我的父亲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会了我很多书本上没有的道理。现在我觉得我的行为处事都像是父亲的翻版,遇事临危不乱,对人真心以待,交友坦诚相待。
父亲的教育方式就像是放羊一样,宽松有度,也不会让我有太大的压力,以后我教育我的孩子也得像我父亲那样学习。
父亲的角色扮演还需看母亲所处的位置。父母双方的教育应该是互补的。当母亲扮演的是严厉的角色的时候,那父亲就要应该用他内心的温柔来综合一下。当母亲扮演的是鼓励温柔的角色的时候, 那父亲就应该用他男人本有的阳刚来综合一下。
除了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以外,父亲更多的要教育女儿坚强,专注,是非的明辨。当然在这些教育的基础上更重要的就是父亲要学会如何与女儿沟通。如果没有沟通没有相互的沟通,那样你给她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父亲可以严厉但是不能咄咄逼人,在正常情况下啊双方沟通的基础是相互信任,在沟通的过程中你们要有一个平等的身份,不要老是以一个长者的姿态来审问她。
相比母亲而言,父亲的所作所为对女儿的影响反而会更加强烈以及深刻。父亲还应该注意要用自己的行动来为女儿少人生这堂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