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看的最多的是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那时候刚上初中,班里有个男孩子很桀骜,很多人买了这本书,传着看,唯独他不看,他一脸不屑的说,就像一个女人,再漂亮,被人轮了这么多遍,他也不稀罕,但我不那么觉得,我借着看了一次,上一秒还被书里气的要死,下一秒就破涕为笑,把头埋在课桌下,看了一次又一次,觉得写得实在是好,后来又自己去买了一本,时隔这么久,好多年了,还是能想起那种感觉,今天看了一个朋友以前的照片,真的很单纯,简简单单的马尾,朴素的衣着,我们就这样,留在那些小时候,多好,不前进,不后退,唯独最妙的那一刻,而后,我有看过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那便更是一种洗脱。
爱情小说,《飘》对于高二的我来说,就相当于《霸道总裁爱上我》之类的言情小说,现在想来,幸亏那时候读的是《飘》,让我不被鱼龙混杂的青春言情类小说带跑,有一个健康自然的爱情观。斯嘉丽教会每个年轻女孩该怎么勾引男人。千万不能要不能追,得让他主动送给你,再三求你要,你才略勉强地收下。斯嘉丽的悲剧爱情教会每个女孩最重要的是凝视你自己的内心,不要急着否定,不要被外界所蒙蔽,要和你的心做朋友,然后找到你真正所爱。年轻的时候,我们往往喜欢的是自己的倒影,拒绝自恋才看得清自己真正爱着谁。
那必然是《三体》,读起来很有趣,顺便对于文科生的我来说还能学点生理学、量子物理、玛雅文明和预言等。可是,倘若你深入思考下去,很可能陷入这些人神奇的逻辑中,并深信不疑,“可能我们才是精神残缺者,他们才是真正的思想者”——那就很危险了。这本书让我收获了一份好奇,驱使我想去了解未知的知识,发现一个更大的世界吧。
《文艺女青年这种病,生个孩子就好了》,颠覆你对文艺女青年看法的一篇文章,嬉笑怒骂还金句百出很有道理的样子,随手一翻都能笑出来,摘几句吧:现在,每一次儿子闹觉夜里三点起来玩时,我都深刻地理解卡夫卡的名言: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而当晨光出现儿子终于肯睡去时,我又更为深刻地理解了巴尔扎克:我会粉碎一切障碍。
如果一年只有一次荐书机会,那么今年的机会一定献给这本。《少有人走的路》,这是通向心智成熟的一条路。太多时候我们总是被迷惑,被生活迷惑甚至是被自己迷惑,读这本书,拨开云雾见青天,看得到赤裸裸的生活更看得到赤裸裸的自己,不惧怕苦难更不惧怕前行。
有一本知识的书,《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本书七章,分别从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和成功入手,第一次看还结结实实做了一遍笔记呢。这本书质量可以跟刘末鹏的《暗时间》和李笑来《跟时间成为朋友》相提并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