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间开始,我们不愿意麻烦别人,不想让他人知道我们的事情,只要“能用钱解决的事儿,就别用交情”这似乎成了我们在这个城市里的处世之道。
见惯了冷漠的拒绝:“我为甚么要帮你?”我在想,轻易麻烦别人,占用他人时间、资源固然不好。可是,一个人抗下所有的事情,这样真的就好吗?
01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
那些“我找你家借个葱,你找我家借个醋,煮饺子我帮你多煮一份”的童年生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已经消失不见了,我们连接受别人帮助,都这么谨慎了??
想来,最主要的原因,是出于体谅。
都市里,尤其是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里,大概每个人都太清楚自己的忙碌,和别人的辛苦。
每日快节奏的生活下,那不多的假期,希望留给家人,亦或是周六早上一个不被打扰的懒觉。还有那仅有的、为数不多的长假,也留给了老家的父母和一年一次的旅行。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太懂得,随口说出的“能不能帮我一下”,于他人而言,分量可能并不轻。于是,出于这种彼此的体谅,大家都心照不宣的选择了,自己的事儿自己扛。
不仅如此,大家也太害怕“欠”的感觉。
大概是城市里拥有了太多可以用钱换来的服务和帮助,打扫有保洁阿姨,收快递有站点,下水道堵了、水管坏了,有物业??于是,我们选择用不多的钱来换取服务,而不是去麻烦身边的朋友,因为太害怕,那种似乎欠了别人点什么的感觉。
商业社会越完善,大家内心的那杆公平秤,也会越来越敏感。我们宁愿用钱换服务,这种简单的方式,求得内心的平衡,也不愿背负那种“欠”的感觉,谁知道,今后要怎么还呢?
此外,“不求助”是一种群体意识。
不管是谁,当说出“麻烦你帮我一下”的时候,都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这或多或少都证明了,“我比你弱”。而我们的内心,又有谁愿意承认这一点呢?尤其是城市里打拼的人们,看惯了“胜者为王”,承认“弱小”便是更艰难的一件事。
当所有人,都喜欢梗着脖子、硬撑着告诉别人“我可以”的时候,“不求助”变成了一种群体意识。
我们不喜欢求助,也便有更少的机会接受别人帮助,甚至有时候,哪怕遇到困难,都忘了还有“求助”这一个选项。
02其实,每个人都有一颗想帮助别人的心
可事实上,当我们越来越强大,当社会服务体系越来越完善,我们在无意识中,被剥夺了另外一项权利——帮助别人。
社会交换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对他与另一个人的交往或友谊所得到的报酬和所付出的代价是心中有数的。
事实上,某些看起来无私的行为,比如献血,也很难说我们在内心没有盘算过什么。但我们所要求的回报,并不一定是物质的。
帮助别人有助于自我价值感的提升。你有没有体验过,那种在帮助完别人以后,内心升腾起来的温暖的感觉。比如:
地铁里,帮柔弱的姑娘提了行李箱;
工作上,帮新来的同事装了新的工作软件,说一句“有事找我”;
遇到迷路的人,又说不清楚,亲自把他带到了目的地??
这些时刻,心底会不自觉的涌出一种“我还不错”的感觉,这便是自我价值感的体现。
帮助别人会让你获得好心情。
03你来我往中,才有人和人的温度
我曾和很多人一样,以为都市是“快节奏”、“冷漠”的代名词,也习惯了和对门的邻居在偶尔碰面的时候,微微一笑,礼貌而疏远。
直到有一天,我因为有急事,要寄一个快递,又赶着出门上班,来不及等快递员来取。无奈之下,鼓起勇气,敲响了邻居的门,有点怯怯地问她:“能不能把快递放在你这里,一会儿快递员来取。”
没想到,邻居姑娘,连说了三个“当然可以”,看着她眼里闪着的光,我突然明白,其实,她也在等这样一个时刻,能让我们彼此产生连接,换句话说,她在等着作为邻居的我,去麻烦她。
再后来,我下班带了新鲜的水果给她,电梯里碰到,也会闲聊几句,看到对方门口有快递,直接帮忙收好,留个条给对方,这样一来一回,便熟络起来,慢慢地,也成了朋友。
也是这一次的经验,让我明白,城市的冷漠,并不是我们已经坚强到不需要人帮助,也不是我们心之戚戚,害怕受伤,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只是缺乏一个,认识彼此的机会。
所以,尝试去做那个破冰的人,哪怕是麻烦别人,也好过彼此的默然。记得不吝惜提供自己的帮助,也坦然的去接受他人的帮助。
城市的快速发展,种种完善的服务,是为了让我们生活更加舒适、便捷,并不是孤立我们。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独立的生存,所以,在外面交往中用真诚建立情谊,彼此熟悉,放下冷漠的心,让这个城市变得更加温暖!
我本身也是一个不愿意接受别人帮助的人。
因为很多时候我觉得如果接受了别人的帮助,你首先就要对别人低三下四的,就不站在一个同等的位置上,而且之后我还要想办法还别人人的情,这都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有些事情可以用钱解决的,或者自己费力一下也可以解决的,就没有必要去接受别人的帮助了。
而且有的时候接受了别人的帮助,下次别让你帮忙的时候,你也不好意思拒绝,就算那件事情你真的不是很方便。我感觉我还是一个特别随意和自由的人,我不喜欢有一个人情束缚在自己的身上。
而且我还自尊心特别强,如果有的时候让我接受一些我不喜欢的人的帮助,那么我会心里会过不去那道坎儿。比如之前的工作的时候,我就很不喜欢一个同事,所以那个同事要帮我的时候,我就不会接受她的帮助。
这个世界上最难还的就是人情。有的时候为了还人情可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如果是金钱上的往来,比如在困难的时候借钱周转,那么在以后偿还相同数量的金钱就可以了,最多加上利息,只要不是高利贷,都不会让人难以接受。但是人情就不一样了,它没有办法用金钱来衡量。一个人在你困难的时候帮了你一把,可能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举手之劳,但是对你来说可能就是救命之恩,这个恩情如何能够回报呢。在将来,也许真的需要你回报的时候,需要付出的,可能是比生命更加沉重的代价。
而且由于人情没有办法被衡量的特点,也会让欠下人情的人感觉如芒在背。总觉得亏欠别人很多。这种感觉是任何一个人都不希望拥有的。俗话说“无债一身轻”就是这个意思,不管是金钱债还是人情债,都会让人感觉非常不舒服。总想要及时的还回去。但是和金钱债不同的是,这个不是我们有钱就可以回报的,人情债如果人家不需要,那么我们就会永远这么欠着。永远的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这样感觉更加的不舒服。每次面对我们欠下人情的这个人的时候,都会感觉矮他一头。弄的自己很没有自信。
所以,宁可欠钱,也不要欠人情。
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自尊心都非常强,宁可自己咬牙死撑,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欠别人人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