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人们对自己理想的生活感到满足的一种主观感觉,是自然而然地发自内心的感受,而非客观的标准。自己是否幸福,不是由他人来评判;反之,你也不能评判他人是否幸福。既然是主观感觉,就会因人而异,世上没有两个人的条件完全一样,但两个人都有可能获得幸福感。在现实生活中,达官贵人和富豪也不一定有持久幸福感,平民也不一定没有幸福感,关键取决于定义中的条件是否都具备。
幸福是一种感受,名人未必就幸福,凡人未必不幸福。羡慕同龄人有房有车有好职业,觉得出人头地是幸福的要领;风烛残年,羡慕别人的脚步铿锵有力,觉得一切都不再重要,唯有健康才是最可靠的幸福。就这样,从小到大,我们总是一边查阅幸福的定义,一边挥手将面前的幸福赶开,等到所有的缤纷都变成怀念,才发现已错过生命中最美的季节,但见来路迤逦,处处开过幸福的花朵。
幸福没有标准,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也不一样;有人说,帮助别人、解救他人于危难之中就是一种幸福;有人说,健康才是最大的幸福,孩子出息了也是幸福;有人说,全家安康团圆、和睦生活就是幸福,不愁吃不愁穿、升官发财好运连连就是幸福;有人说,幸福就是百万幸运大奖砸中脑袋、红颜知己左右相伴。
穷的幸福就是知足常乐,富的幸福就是乐善好施。富有并不一定都幸福。生活中许多东西远比金钱重要,许多东西是用钱买不来的,其中就包括幸福。幸福其实很简单,人的幸福感觉是和生命的需要、精神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息息相关的。心灵上有了满足的感觉,便是最大的幸福。
幸福是一种责任,婚姻未必是幸福,独身未必不幸福。幸福的婚姻在于忠诚,是一份责任。吃好穿好住好,就是幸福婚姻。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物质财富固然是家庭幸福生活的保证,但绝不是唯一。如果对婚姻不负责任,那么再富丽堂皇的婚姻,也远不如独身幸福。
幸福是一种信念,健全未必是幸福,残疾未必不幸福。幸福是人生的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常人无法理解和去实践的醒悟。坐在轮椅上的张海迪说:“即使翅膀折断了,我的心也要飞翔。”直面生活的勇气、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