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是接受的基础,而接受是让自己不再处于原生家庭的漩涡中,让自己卸下包袱,向自己的人生进发。每个受原生家庭影响的人,从童年开始就压抑着太多的愤怒,当我们的心总是在想:“为什么我的爸爸是这样,为什么我的妈妈不像XXX的妈妈”,那就是我们内心深处并没有接受他们成为我们的父母。但你要知道,我们唯一无法选择的,就是谁当我们的父母。无论我们是恨还是爱,这血缘的关系无法改变。不要去想改变你爸爸妈妈的什么,有些问题是长年累月的,与父母沟通是很重要的一步,但不一定会有改变。但接受的意义是,让你把你和父母之间的纠结放开,你不用日日夜夜在心里跟一个理想的父母较劲,才能放下牵绊,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
谁的原生家庭都不可复制,也没有人的原生家庭是十全十美的。
我的方法是写日记,把小时候曾受到过的伤害,还是你的负累写在日记里。然后分析痛哭,挥手跟过去告别,学会与原生家庭和解。
慢慢学着与父母有界限感,不过多的关注他们的生活,不过多的希望得到他们回应和肯定。放下过后,自己心里会好受很多,不再为过去所纠结。
不会再觉得为什么我付出这么多,总是得不到一句你们的夸奖,或者是得不到你们的认可。
因为童年毕竟已经过去,我们无法穿越回去,改变父母的态度,拥抱那个曾经受伤的小孩。
所以此刻我们就拥抱现在的这个自己,让自己从原生家庭的伤痛里面解脱出来。
人的出生是没办法改变的,但是,未来是自己可以做主的。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磨灭的,但是当你已经知道原生家庭的不好,唯一做的就是改变,怎么改变?知识就是力量,让它带你走的更远,虽然从小的习惯等各个方面已经被原生家庭渲染了,但是,只要有进步,那就是一种摆脱。只是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抗争。还有平时可以跟上一辈的分开住就分开住,一个是为了距离产生美,让父母亲知道,你的重要性,第二,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却扩展自己的视野,第三,给自己的下一辈带来更好的环境,改变原生家庭的状态。
原生家庭是我们无法选择的,我们能够选择的就是远离,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就要让自己足够强大。至少,要有不错的经济收入能够养活自己。
这让我想起来了《都挺好》里面的苏明玉,一个生在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里面,从小都不受母亲的待见,父亲也是懦弱怕事,明明成绩很好可以考入很好的大学,却只能屈居于她妈妈的选择。好在后来的她能够勇敢对抗,把自己磨炼的越来越强大,使自己能够远离这样的家庭。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境,只能自己强大了,才有足够的力量与之抗衡,自己底气才能十足。
俗话说,幸福的家庭千变一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其实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电视剧《欢乐颂》的樊胜美和《都挺好》的苏明玉已经给出了答案,摆脱不了的就是樊胜美的生活,无度的压榨和索取。驾驭的很好的就是苏明玉,活出自我,气场强大。
我不知道提问的人几岁?如果你未成年,请一定好好读书,哪怕是学一门技术,让自己将来有在社会好好立足的机会和底气。因为金钱在家庭 地位还是占了重要的因素,你可以选择给与原生家庭好的生活,人生有很多路可以走,珍惜当下!
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不能改变自己的家庭,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觉得高等教育的真谛或者说意义就在于改变一个人的三观,改变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改变他对这个世界改造的能力,这才是教育的意义,原生家庭确实会对个人的性格有影响,甚至说很大,但是我觉得等你上了大学之后和家里接触比较少了,等自己参加工作之后,一年回那么一两次家了的时候,你就有那个条件和能力去改变自己了,你肯定不能家庭,你可以改变自己啊,愿天忧人没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