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喜欢读书,喜欢写点小文章。读书让我常常置身在一个美丽单纯的世界,写文章让我更接近自己灵魂深处的那份宁静和淡泊。上初中的时候,我就学着写小散文,短诗,专门有一个写文章的小本子,怕别人看见,就锁在柜子里。我记得我写的第一首诗是《童年》。平平淡淡的几句话,却引起一个市报编辑的共鸣,他的鼓励,给了我很大的勇气。那时候,没有勇气投稿,怕别人知道了说闲话。但我却一直坚持自己的这个爱好。上高中的时候,曾参加过一个全国性的散文比赛,我的散文《十九岁的天空,十九岁的梦》还获得了优秀作品证书。当时候别提多开心了。后来,发生了很多事情,也放弃了自己的作家梦,不过,写东西的习惯却一直坚持下来,并且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我现在有自己的公众号,也有头条号,百家号,我就是喜欢写东西,写我一路走来,生命中点点滴滴的记忆和感悟。我觉得,这就是我最喜欢的生活。我会一直坚持下去,让写作,陪伴我风风雨雨。
写作是我最大的爱好,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对写作很感兴趣。算下来,到现在也坚持了二十多年了。小学时,写作就是写作文,记得语文老师经常带我们去野外采风,回来之后就写作文。那时,我就非常的爱好写作这种形式,特别是写日记,没有正规的日记本,我就用多余的作业本来写,一共写了一大叠。到了初中后,我就把写作文当成了写小说,老师布置的作文,本来是几百字的,我硬是写了几千字,一百分是经常的事。那时,还学会了写诗歌,日常看看席慕容,汪国真的诗,发觉自己也是很擅长写这种诗,不过现在回头再看那时的诗,真的是非常幼稚可笑。到了高中以后,就有了校刊,我也积极去参加,成了活跃分子,写作的文章也时常登在校刊上,有一段时间还成了班里的明星。刚工作以后,发现写作只是爱好,而为了生活,渐渐放弃了写作,直到近些年来,互联网自媒体的兴起,使我又重拾笔端,不过现在已经不是用笔写,而是手机打字或者电脑键盘敲字。
细算算,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吧。因为我这个人喜欢宅,宅在家里,不愿意出去,一呆就是一天,所以我这个爱好也是给自己找出来的,也算是闲出来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书的女人,外表气质内在的东西,一眼就能让人看出来。多读书读好书,总之一定是好事情的。也是因为从小看到父母最喜欢读书,然后自己懂事了以后,父母又给我买了一些书籍,让我也一起读书,潜移默化之下就喜欢上了读书。有时候也会去图书馆,一坐一个上午,那里的读书氛围和学习氛围都非常好。有时候也喜欢看一些电子书籍,读书我喜欢变着花样的读,有时候是纸质书籍,有时候是电子书籍。读书不拘形式,如果读累了就要休息一段,如果读高兴了,可能连夜读下去,一直把这本书读完。读书就是这么随心所欲,想读就读,想歇就歇,读读停停,停停读读。
记得在我上三我级那会儿,我的爷爷有一本关于李自成的小说放在他的床头,于是,趁爷爷外出干活去了,我就去翻他的书看。后来,不知爷爷从哪里借回来《杨家将》、《聊斋》,还有《施公案》等好多说,都被我囫囵吞枣地看了个遍。后来,稍微大一些,我能接触到更多的文学书籍。于是乎,这一看就是几十年。直到现在,我只有走到书摊边,我的脚就挪不开歩,情愿饿一餐肚子,也要掏钱买书。说句心里话,我还真的很感谢我的爷爷,因为他爱看书,潜移默化中我也爱上了书籍。也正是这些书籍,使我懂得了许多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就算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也是从书本中获得了许多战胜困难的力量。
我喜欢剪纸,这和一般人有所不同,这个爱好最早起源于为乡邻们剪双喜和寿字,那虽然是最简单的图案,却唤起了我藏在心底的爱好,那时我大约十六七岁,还是个高中生,距现在已经快四十年了。不久,我在县城的新华书店里偶然发现一本《民间剪纸艺术》,作者是内蒙古著名剪纸艺术家刘二妹,翻开书,我又一下子被里面上百幅精妙绝伦的剪纸作品所吸引,回家后我爱不释手,一有空闲就照着临摹剪刻。剪纸是一门细致的艺术,讲究的是板凳功,要求心灵手巧,一气呵成,有时候为了剪好一幅完整的图案,我一连几个小时站在桌前精雕细刻,真是训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看足球,一个听起来不太像是女孩子的爱好,不过我们球迷群里还是很多女孩子的,而且都是漂亮妹子。我是2014年世界杯开始真正开始看球,自己熬夜看球,从小组赛看到决赛,被梅西的球技、球品征服,世界杯结束后,开始看西甲、欧冠、美洲杯等,成为梅西的球迷,巴塞罗那的球迷,巴萨的比赛熬夜看了四年,遗憾没有早点开始看球,梅西的比赛现在是看一场少一场,不知道还能看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