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又回到看有些人像猴子的阶段,而且真的没有耐心跟同学在一起参加活动,“明明很简单的东西扫一眼就会的东西,他们竟然得学习这么长时间?!”我随口说的话有时候就能否定别人费半天劲搞出的成果,其他人当然不会对我亲近。从大一开始就特立独行独来独往的我经常听到别人对我的负面评价。所以我没什么朋友,没有活动,每天沉默寡言,只好每天泡在图书馆里。拿了两年国奖又怎么样,想搞数学建模连队友都找不到,虽然我一个人能胜任三份工作,但是那种自己一个人的孤独感现在想起来还是那么刻骨铭心。
我们平常上课什么的能明显感觉到智商差异,尤其是数学课,老师讲个大概就能透彻理解,然后在别人还在听课程内容的时候就迅速把讲义最后的附加题做完。期末考试基本都是第一个交卷,也能差不多保证考个满分。考试前的时间一般都在给同学讲题。但是坏处就是上课特别容易感到无聊,需要老师讲课的速度稍快于我的理解速度,不然就会开始无聊。和人交流的时候能够比较快的预测别人的思维方向,别人说到一二三就能大概猜出他的四五六,然后直接说七。所以有时候在别人看来思维略跳跃。
我亲历过一个班里前十名和后十名的测智商,结果相差不到5,但前十名考试的均分比后十名高了80多分。整个学生时代我在考试上还算出色,但是我真没觉得我比别的同学聪明多少。我只是在我热爱的学科上表现了勉强凑合的高智商,在我不喜欢的学科,比如音乐美术上面,我是个纯粹的白痴,全班就我一个人看不懂五线谱,从五六岁开始,我每年都在学五线谱,到现在还是不会,连续十年音乐不及格的人生还真是艰难。
我只是想说,当我只穿金五星货时候,我看着朋友的杰克琼斯觉得挺好看的。当我只穿动物园货和西单货的时候,朋友开始喜欢sisley,我现在穿优衣库和hm货的时候,他的衣服大量从日本代购或者直接去日本香港买的,牌子我不认识。问题是,他的其他设计师朋友们,和其他至少穿zara和amarni以上的朋友,都说他很懂穿衣服。而我一点都不觉得,还经常嘲笑他比如裤子像裙子啊什么的。
当时同学给我的绰号,都是文科高考状元,高中绰号复印机,啃书本能力奇强,文字,数字,绘画,相貌,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记忆,逻辑推理能力弱,但学习续航能力强,可以一直学,题海不费劲,我认为自己最强大的是:想记忆的时候可以记得清楚,不想记的时候记不住,现实生活中就是普通人,低调朴素,热爱体育。
幼年的时候我就特别对天文、玉器和恐龙感兴趣。当时有一次去到上海自然博物馆,老的馆还有大恐龙化石的那个,我在那边一直让爸爸给我讲解博物馆里的牌子每一行文字,到下午傍晚博物馆要关门了,我还不肯走,馆长和工作人员们都被感动了,亲自出来跟我爸爸和我交谈、给我们送行,那一年我4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