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对这句话很是不屑,觉得一点道理都没,女儿永远是爸妈的女儿,怎么可能说是泼出去的水呢?即使是嫁给别人,也可以常回去看看照看他们呀。
可是后来慢慢的渐渐长大,结婚成家生子,才觉得是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甚是心酸,甚是无奈呀。
即使我们一再的说服自己,自己仍然是爸妈永远的女儿,他们有事情的时候务必是第一时间赶去帮忙照顾。呵呵,话说的是很好听,想的也是挺美好的,做起来却是难上加难。
每个子女成家了,肯定会先把大部分的精力花在自己的小家庭上,有余力,有时间了才会想起爸妈来,才会回家看看他们。这不就是等于泼出去的水吗?虽然说不至于一滴不剩的全部消失不见,但是基本上大部分已经收不回来了。
所以在我看来,不但是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而且连娶了老婆的儿子也是泼出去的水。
特别是远嫁的女儿更是像泼出去的水,一年才回那么一两次,有女儿等于没女儿呀,即使在钱财上照顾了俩老,但是金钱哪能比得上陪伴呀。而大部分远嫁女儿的实际情况是既没有钱也没有陪护,说句不好听的,一旦父母有一天咋的,突然间不行了,我们也会因为赶不及回去而错过了最后的见面机会,这不完完全全就是像是泼出去的水吗?无奈、心酸,自己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顾,上有老下有小的,一个人就那么点精力,大部分给了那边就没办法顾到那边,挺悲凉的。
儿子如果娶了媳妇跟爸妈一起住还好,但是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会愿意跟自己的爸妈一起住呢?儿子愿意,媳妇也不愿意啊,最后也只能剩下两个老人相互扶持的生活着。
儿大不由娘,总不能让自己的孩子不结婚不嫁人吧,人类的繁衍规律就是这样,就是没办法的事情。
这只是原来古代封建社会的思想吧,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因为原来古代嫁女儿的话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然后就往往决定了这个女孩子一生的命运和婚姻,这往往是不对的思想,因为一个孩子的婚姻大事最好还是有自己决定,而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这个荒谬的思想也是来自古代,因为古代女儿嫁出去之后基本上就不会回娘家了,而且回娘家的话甚至会遭到大家的非议,以为他们家的女孩子被休掉了,所以就有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一个典故,女儿嫁出去之后除了回门,其他时间都不准回娘家,只准在夫君家待着,这样的女儿就相当于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了。
但是在现代,这种想法完全是错误的,可以说是旧封建思想,因为现在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是一样的,女孩子也是爸爸妈妈的宝贝儿,是爸妈的贴心小棉袄,就算是结婚了,也要做到常回家看看,因为女孩子也是父母含辛茹苦的养大的,就算是嫁出去了,也要学会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啊,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女孩子会比男孩子更加关爱父母,因为女孩子心思细腻,还很依恋父母,可以常常帮父母做一些家务事,分担一些责任,还能常常买点东西回家看看,而很多男孩子出门闯荡打拼事业,能做的反而女孩子还要少,所以我不认为女孩子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而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
现在许多父母在女儿结婚的时候就告诉她:“以后啊!好好和公公婆婆相处,照顾好他们。不要动不动就和公公婆婆吵架。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爸妈以后啊!也管不了你太多了,你也不要整天往这边跑,要不然你公公婆婆他们不高兴。”然后说着说着就泪流满面,舍不得自己的女儿出嫁。
是的!父母亲的女儿啊!只要你一嫁出去,你就是那边的人了,但也永远是我们的女儿。你可以偶尔回来看看爸妈,对待公公婆婆也要像对待爸妈一样,照顾好他们。以后每个月里挣到钱了,也得要给一些公公婆婆的生活费。你以后啊!该操更多心的是你和你丈夫的家庭了。许多都已经顾及不了父母亲了。父母亲把你养那么大,最后你也是要嫁给别人,也成为别人家的媳妇。
的确,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水一泼出去,哪里可以收得回来啊!以后生活的怎样,父母亲都可以给予你支持和帮助,却无法回到那段女儿在父母亲怀抱里撒娇的日子了。你结婚后,会生孩子,那么你也在那边建了一个幸福的新家庭。嫁出去的女儿,渐渐地在改变着两个家庭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