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孤独大抵是少年时触及不到的恋人,壮年时未遂的雄心和世俗而沉重的生活,老年时已再无回头可能的迟暮之叹。那有没有一首诗能囊括人生中最孤独的三重境界呢?有,那就是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睡前习惯看看书,昨晚翻看《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时,看到一句话就简单的一句话像一根针戳中了我的心窝,突然觉得好难过,心里堵得慌,书里写“人生对你而言,是太重还是太轻?是甜美还是割喉的苦?是长得看不到终点,还是短得不知道怎么跟心爱的人说再见?”,看完那一刻,又被文字勒痛了心,想起了一些纠葛不清的往事。
有一天无意间看到的一本书《时有女子》,感触还是很深的,“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但那人,我知,我一直知,他永不会来。”也许这几年经历的真的太多的悲哀,看着的时候就那么想要一个拥抱。
忘记是在那里看到的了,“不要为了寂寞去恋爱,时间是个魔鬼,天长日久,如果你是个多情的人,即使不爱对方,到时候也会产生感情,最后你怎么办?”
杨千嬅唱的一首歌曲里“传说有一男一女同偕到白发之后,才怀念刻骨铭心的旧友,回头陪着那合照将余生度过”,出自林夕的歌词《一千零一个》。
那一年毕业的时候,她写给我的“我们,终有有一天,会变成我,因为前方的幸福会让你离去,而你留下的足迹,就是我停留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