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在年轻貌美的二十岁时,耳边尽是善意的安慰,甜蜜的谎言。现在三十多岁褪尽铅华,再也没有这么多违心的宽慰、虚假的奉承,才让你看清了社会本来的面目。这才是社会最真实的样子,冷酷无情,却又无比公平,对所有失败者都一视同仁。社会对剩女有敌意,那是为你们好。人只有痛了,才会改变。为什么会痛,因为你知道剩女的结局。要么找一个看得过去的男人,搭伙过日子。要么继续单身,被动着等到孤独终老的那一天。怨谁呢?怨自己。怨自己不努力。
其实对于一生而言,一个平庸的男女性平均收到的敌意相当。但男性是后期英雄,社会敌意峰值堆积在20多岁;女性是前期英雄,社会敌意峰值堆积在30岁以后。大龄女性容易感觉到“太多敌意”是因为落差感大而不是绝对值多。另外女性比较感性,相同的差境遇下,更容易出情绪。一个因为大龄不婚而被社会群怼的女性的确不幸,但是一个少年贫穷的男性被社会蹂躏的时候也是一样。大家是对等的。同是天涯沦落人。
那不是敌意,而是大龄剩女扭曲心理,尤其是超大龄剩女的变态心理的过激反应。大龄剩女绝大多数是因为心灵的缺陷不被想嫁的优秀的好男孩认可才被剩下的。社会谈及她们免不了讨论这些因素,当然大多数人因为水平的限制找错原因也属正常。大龄剩女听不得这些她们的缺陷,面对自己的缺陷不是努力改善和提高,而是逃避耍赖保持缺陷的情况下要得到优秀的好男孩认可,从而沦落为要饭的剩女。
这个社会对剩女并没敌意,和对普通男性相比,对大龄剩女还略微好那么一点。这个社会对年轻女孩儿的善意很重,这种善意来源于因为喜欢,所以宠着。你感觉到的这种敌意,其实是平等看你,不在宠着你了。其实没有什么愿关注大龄女,其实他们的目标是那些还没有做起来的年轻女孩儿,让她们尽可能的现实,早些嫁人,少些虚无缥缈而又不合实际的要求,降低整个男性群体的择偶花销。
社会对女性没有敌意。大龄剩女认为的敌意,只不过是30岁后与25岁前的心理落差罢了。25岁前,只要不是长的实在糟糕,大部分来说总是有人来追的,如果长得稍有姿色,社会会展现出更美好的一面。年纪大了,年轻的男人不会来追,同龄的更现实更不会跪舔,姿色褪去,社会的冷漠就出现在她面前。但男人,一直就在承受社会的冷漠、无视、残酷、无情。
社会对谁都没有敌意,都是自己把社会想成了假想敌,然后以敌对的眼光看问题,才产生了别人对你有敌意的想法。真的是很抱歉,社会很忙,你在20多岁貌美如花的年纪,社会给了你太多便利与宠爱,你过了年纪,社会平等看待你,你就觉着有敌意了,那些宠爱和便利,那还不如给只狗来的痛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