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过,怎么说呢?我是一个传统的人。两个人的话可以分工,解决不少问题,比如你做饭,她收拾刷碗。你洗衣,他去晾。你理财,他规划。很多事情分工可以节省一般的时间。两个人还可以一起商量些事,有没有帮助,毕竟比一个人帮助要大。你困惑难受的时候,他可以分担,开解你。两个人而且可以组织些郊游,放风筝,打球(羽毛,乒乓,网球)踏青,请客,串门等各种各样的活动。两个人可以一起做的事太多了。而且许多事情不需要有多大默契;就可以达成。如果俩人互补可以互相弥补,如果相同可以有些加强。而且俩个人在一起亲戚,朋友会扩大一倍。在里面你总能找到合得来,谈得来或者对你好的朋友。如果你做的不太出格,他(她)的亲戚也会接受你。你还有各种各样哄、教育小辈的机会。他的长处会给你带来很多启发,最重要的两个人在一起会比较稳定,平时没事,受到打击的时候就知道了。 但是,找到自己的另一半是件很难的事情,而且需要很多技术(技巧),建议早学习,最好在中学以后,这对自己是个很大的锻炼。如果能在学校找到就更好了,毕竟进入社会就复杂了。
不止是想过。是一直不想结婚。当然更不想有小孩。为什么?是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是个非常倦怠并且毫无责任感的人,我不想承受任何本不该属于我的压力。我是那种普通朋友给我打个电话发个短信问候一下我,我也会嫌烦的人。我觉得很抱歉,也会尽量忍耐,不会轻易表达出来。我对一切应付亲戚,甚至同学聚会都不满。读书的时候女生都喜欢课间结伴去厕所我却不喜欢这样。不喜欢谈心,不乐意和人分享内心的感受,但我完全不觉得孤独。所以这并不是什么享受孤独,我只是非常能自得其乐,一个人我觉得极有意思,我很满足,并且不打算尝试两个人会不会更有意思,搞不好只会图添烦恼。所以为什么要结婚,我甚至连恋爱都不想。如果有一天我结婚了,那八成是这段婚姻衡量过后利大于弊,能给我的生活带来质的提升。否则休想我把属于自己的时间花在照顾男人,应付公婆,养活小孩子身上——我连自己都不想管自己。一个这样没有责任感的人去结婚,只会祸害对象,糟蹋下一代罢了。
想过。但问题是,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现如今,婚姻就好像一个标志,和学历,工作,房,车,财产一样,是一个“到时候就该有了”的东西,不管你要不要。打个岔。有次考试,有道翻译题是说一个人从不买电视,因为他不需要也不喜欢,他觉得电视入侵了他的生活。此人是老师,这个行为无论是他的学生还是他的朋友同事都理解不能。学生说你很穷么,同事说你有听障视障么,朋友说,你家又不是放不下为什么不买呢。你看,区区一个电视而已。一个物件而已。解释不能。在不同的社会生存的成本也是不一样的。倘若当真闲云野鹤高山流水山高皇帝远,独居还是群P都没有太大关系(当然了前提是单方/双方/多方自愿)。但在天朝的城市生活中,婚姻就好比那个电视机,该有的时候没有,会承受来自周边的压力。拍砖请从轻处理。
想过,而且正在实施。大龄、单身。家庭宽裕,用为了经济投身婚姻,自己的收入也可以供给自己和家人比较富足的生活。刚结束一段2年的异地,情况是对方家里要求他结婚……我无法承受现实的责任、婚姻、生育、未来要为对方和自己的家庭担责。发现自己是无法为别人做出太大牺牲的,也没有到需要别人为我分担压力的程度……还是倾向于选择自由自在的生活。比起婚姻和后代,我可能更想要的是能够真正沟通心灵的伴侣,而不是肉体或者生活重担的共通承担者。也许正是这种太浪漫而不切实际的想法导致了单身。有点孤独,但是不代表将一直苦涩。
现在还是这么想的。这段旅途太长,目的地太多,行程太折腾,要看的东西、想结识的人,都不太一样,很难找到一个一路一起走下来的人,又是不会委曲求全的性格,不如一起走多久是多久,到了分道扬镳的时候,你安心去你的巴塞罗那,我去我心心念念的米兰内洛,要是还能遇到是缘分,遇不到也是好聚好散。我们都还会遇到别人的。从来不求有人能陪我走完,当然也有个原因是 姿态放低一些,期望稍少一点,惊喜就会更多一点....
想过。甚至想过不要小孩。我预言,十年之内,以上表示希望自由单身,或者不妥协于高仿婚姻的,都会进入婚姻。现在年轻,会考虑较少别人感受,即使有考虑也不能抗衡自己的意愿,我们不愿妥协。我们喜欢自由。我们寻找我们的Mr.Right。可是几年后,就会感受到来自家人的压力,身边的压力,社会的压力。我们会变的。会孤独,会累,会不能再承受不稳定的状态。到时候,我们就会走进婚姻,进入围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