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我们会觉得调查的结果数据证明了我们在骨子里是有一种惰性的。当今社会倡导的是追求高效率,而神游或是思想不集中则对工作或事业没有任何帮助,只是当我们不想开动脑筋或专注于工作时,我们才会神游。Freud把神游比作是孩童般的行为,是人们为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心琐事的一种方式,当人们神游的时候,就会享受自己的愿望都被实现了这种美好的感觉。
最近几年来,心理学家与神经学家们对神游这种心理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神游其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认知方式,这可以从多方面体现出来。当我们对某样事情觉得有些厌烦时,觉得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事情感到心烦是,我们就会想象一些与现实相反的东西,虽然它们都是些虚无缥缈的幻想。
神游就犹如喷涌的泉水,人们在此过程中会突发奇想,灵光乍现。而这些想法有时候会非常有用。最新出版的《心理科学》上一篇文章对此做了具体解释,这文章是由加州大学的Benjamin Baird 与Jonathan Schooler所著。他们通过真实的研究调查,对145名大学生做了一个测试,他们每人都需要做一个创造性的标注测试,被称为“有非同寻常作用”的任务,他们在2分钟内要列出一些普通物品的用途,越多越好,那些物品可以是牙签,砖头,挂衣钩等。
参加测试的学生们在此过程中可以休息12分钟。休息的时候,他们被随意地分成三中类型:一种是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休息,第二种是做一些比较难记的短时间记忆,第三种则是做一些很枯燥的事情,以致于他们开始神游了。在这之后,学生们会再进行新一轮的创作性测试,包括之前刚刚做过的有非同寻常作用”的任务。
然后就发生了有趣的事情:之前做很枯燥事情的那些学生表现得非常好,刚才说过的那些日常用品,他们又说了一些这些东西的其它用途。而对一些新例举的物品,所有人的表现都差不多。所以说对于之前已经例举过的物品,神游过的那组学生说出来的用途要比另两组学生多了41%.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 Schooler认为这很明显证明了在休息时候神游过的那些学生可以相处物品的更多用途,因为当他们神游时,他们的思想意识中想到了诸如牙签的新用途。而这仅仅局限于之前想过的那些东西,因为那些问题已经深深地印在脑海中了,也就是它们已经“占据”了大脑中的深层部位,而我们自己是无法控制那些部位的。
从另一更为实际的用途上来说,科学家们认为调查的数据表明了为什么“可以通过简单的表象的任务,使思维发散开来,从而提升创造力。”
这些简单有效的任务让我们的思想不再专注于某个事情上,而让大脑开动所有尽可能的力量去神游。(当人们一人独处的时候,就像让那些参与调查的大学生独自坐着,他们就往往会被自己的一些问题所困扰。可是这样的后果往往是与自己的愿望相反。)所以可以理解为什么硅谷很多公司的大堂里都摆放了一张乒乓球台。当然人们也可以觉得这是摆摆样子,不过打乒乓球的确表明是一项有利于神游的好运动,不过这只是不以比赛为目的的。除此之外,看托尔斯泰的小说也能让人经常性地处于神游状态。Schooler以前也做过类似的调查,他让参加调查者看一段《战争与和平》的文章。很快他们就开始走神。
虽然Schooler以前也发表过关于神游与创造力之间联系的文章,容易走神的人往往会有更多的新点子,至少在实验中是这样的,而这次新的调查发现人们白天时候走神,与晚上做梦一样,会带来相似的功效,使创造性思维更加活跃。2004年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由神经学专家 Ullrich Wagner 与 Jan Born所做的调查报告。他们让一组学生做一项很枯燥乏味的工作,包括把一串很长的数字转换成另一串数字。Wagner and Born设计了一个捷径,可以完成这些任务,不过只有当学生们很好理解了那个问题后才能找到这个捷径。学生们用自己的方法做,只有不到20%的学生找到了捷径,其他人虽然花了好几个小时思考这个问题也没有找到。做梦时候的思维活动的确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当那些参加调查的学生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时,有将近60%的人发现了捷径。Kierkegaard是正确的:睡眠可以帮助人们成为天才。
如果认为这些是为了让自己能有科学上的借口,能在下午的时候打个盹,或舒服的冲个澡,或是看俄国小说,那么你是对的。 Schooler告诉我:“我们通常都觉得只有当自己非常专注于某个问题时,才能更好的解决它。这就是说我们要‘努力做。'不过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如果要解决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那么你就要适当休息放松下,让思维自动地思考那个问题。我们其实不
Schooler也把这种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虽然假期的时候,他也习惯于做一大堆工作----他要看调查报告,考虑如何去海度假,不过他现在知道了让自己放松的好办法。他说:“我们需要休息放松一下,不必要担心有新邮件没看,而这样做我们不必觉得内疚,这对我们来说是好消息。因为事实表明,虽然你在度假,可是你的潜意识里却还是在不自觉地思考着那些问题。”
因此从这方面说,走神的时候,人们可以无意识地有新奇的想法。我们可能觉得走神是在浪费时间,可是实际上这是一种智慧的源泉。
科学巨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文学大师勃朗特姐妹等等,都是善于做白日梦的天才。事实上,正是他们游离的思想使他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和“顿悟”的时刻。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Santa Barbara最近的一项研究有助于解释白日梦与创造性的联系。研究人员发现,在从事一项艰巨的创造性任务后,然后做一项无需意识的任务,再回到这项艰难任务上的人,比那些做艰难任务,休息片刻而不从事无意识活动,再回到这项艰难任务的人,创造力要高40%。从而得出结论:在进行枯燥任务时适当放空自己,可以提高创造力。
做白日梦可以增强智力水平,如果你因为成绩问题而忧心,你要做的是继续努力,而不是否定自己,因为你可能比成绩单上的自己更聪明。研究人员认为,有许多类型的智力超越了IQ测试中传统的认知技能,如乐感和空间感等。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Scott Barry Kaufman建议扩大智力列表,包括“自发”的认知技能,如直觉和顿悟(只有通过大脑放空才能获得的感觉)等。Kaufman说,白日梦可能不能让你直接通往成功,但它能显著提高你的个人意识,提高你对事件和他人的理解,以及你实现梦想的能力。
通过做白日梦来放松的研究并不多,但是,白日梦与冥想、引导想象和催眠等其他平静精神的方法类似,所有这些都会让你的大脑从高强度、集中的思维中得到放松。众所周知,放松的方法是通过消除焦虑的思想和减缓身体机能,包括心率和呼吸来减轻压力。反过来,通过减少与压力有关的症状,如高血压和头痛,以及提高你抵抗疾病的能力,这样可以增进身体健康。假如白日梦可以让你从喧嚣的生活中愉快地分心,不仅有助于缓解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也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活力。
做白日梦看似会削弱你记住事情的能力,比如说,你的老板在早上的会议上说了什么,或者你把车钥匙放在哪里了。但研究表明,走神并不是记忆的杀手。事实上,走神可以提高你的工作记忆(一次保留和回忆大量信息的能力)。来自威斯康星大学和马克斯普朗克人类认知和脑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那些在从事简单任务,且做白日梦的参与者,即使在分心的时候,也更有可能记住在以后从事艰难任务中获得的信息。也就是说,做白日梦会增进你大脑存储和检索的能力。
白日梦有助于松弛神经,减轻心理压力,稳定情绪。现代心理调控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每天起床以后告诉自已:我能够成功。美国十项全能选手吉姆·索普在每次赛前总是闭目静坐,幻想自己取得了成功。他认为,通过幻想自己战胜对手、他总能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事实似乎也证实了这点,科学家认为反复地重复一件事的确能使幻想进入下意识系统,指导我们的行为向目标挺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