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有体会,我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听我姑姑说本来我家里还算是挺好的,后来我二爷爷一家闯关东回来投奔我家,我爷爷是个木匠,养活着这一大家子的人,我奶奶去世的早,所以我姑姑也帮着操持家里的事情。后来我二爷爷家自己单独分家了,我姑姑也嫁人了。我爷爷最后得了肠梗阻,那时候家里没钱就四处借钱,但是最后还是没能治好爷爷的病,他还是走了。我们家欠下了一屁股的债,那时候我爸出去打工赚钱,我妈在家务农,有钱了就赶紧还钱。就这样我的童年都是在困苦中度过的,我觉得我妈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好在这些年欠的钱都还完了,我家的生活也渐渐好了起来。
娶媳妇讲排场,打脸充胖子娶媳妇,讲排场,从古至今一成不变。只有变本加厉,没有低调行事。大户人家讲究彩礼。小户人家讲究酒席排场。结婚大鱼大肉是少不了的。但是食材要求是最好的。在闽南地区的泉州,他们的酒席,一条鱼就要七百多。我吃过这种酒席,朋友家也是农村家庭,并不是太富裕,一桌下来4000块左右。朋友偷偷告诉我,这样办一场婚礼下来,家里要负债40万左右。我当时就在想了,如果能够改变这种恶俗那该多好啊,40万的负债(如果再算上如今很多地区动辄六位数的彩礼),只为一场婚礼,那结婚后小夫妻两的压力该有多大!
家里亲人去世后,按照农村的习俗,从报丧发殡开始,到连续要烧的七个七,再到烧一年、二年和三年,每个要烧的祭日,都会花费一定的钱财。尤其是一些大的祭日,如一七、三七、五七、一年、三年,亲戚朋友都会来参加祭奠,丧家则必须准备丰盛的饭菜来招待宾客,一桌少则三百五百,多则千八百的,再加上农村的亲戚比较多,这三年下来,没有个三万两万的是办不完的。再说农民每年收入能攒下的钱也是少之又少,因此,家里有人去世了,不仅仅要紧把三年,甚至是五年。这里的三年只是个概数。
相比较丧礼,在农村办一场婚礼远远要超过丧礼上的花销。在我们这里,一般有儿子的家庭没有50万来万根本娶不了媳妇,彩礼十几万,盖房子三十来万,还不算买车的钱,再加上农村的婚礼要好几天才结束,这每天都是用人民币来供大家吃喝。对于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50万那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很多人在儿子结婚时都会拉饥荒,在儿子结婚后省吃俭用还饥荒,这已经成为农村普通家庭的常态。所以用一婚穷十年形容现在农村的婚礼一点都不为过。
农村老人常把“死不起”挂在嘴边,我爷爷就是众多老人中的一个,虽然现在农村人的日子比以前富裕很多,但是每年的花销也越来越多,我家就是普通的农民家庭,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是不愁吃穿,尽管这样爷爷还一直担心他们死后要花很多的钱。现在农村攀比风很强,老人们去世后都会将丧礼办的风风光光,基本一个丧礼下来最少要四五万,对于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一年攒上2万块钱就很难,四五万基本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攒下来。
虽然人们的经济情况已经好了很多了,但像红白喜事这么大的事,需要花费很多钱财,所以自然少不了要拮据一段时间了。丧事现在看来一切从简,如果是火葬的话,更不用花多少钱了,但是喜事则同样需要花费很多的钱财,尤其是在现代的社会中,男多女少,很多人都娶不起媳妇,导致了彩礼飙升,有些地方甚至要二十多万,对于农村家庭来说,这无疑是天价,所以娶个媳妇,很多家庭可能十年时间都缓不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