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应该是人对待某件特定的事产生的吧,应该是思想观念。于我而言,我认为思想观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持思想独立,对事物有自己特定的看法与观点。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言论令人目不暇接。许多人看到一个观点便“感同身受”,深以为然,不管不顾的全盘接受,没有自己的立场。于是,下一个看似很有道理的观点出现的时候,他又“欣然接受”了。在这种情况下,对他自身而言,他其实没有获取到有效信息,也没有自己的观念在其中获得磨练。就像神奇沙过了一遍水一样,什么也不沾。所以,一个人的观念的独立性十分重要,他能帮助你在庞大的信息库中让你不会迷失,有自己最基本的判断力。能让你在生活中有存在感,在于他人交谈时,不是应和,而是有自己的观点。
可逆性。在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把四驱车的马达拆了下来,那时候对这个小东西非常好奇,通了电就能转,那要是转了,能不能发电呢?我当时兴奋的不得了,觉得自己发现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以我舔了无数电池的经验,我决定验证一下能否发电…接了俩线头含在嘴里,手指搓着轴转…酸味!真的能发电!这大概是我人生第一个颇引以为豪的发现了。后来的日子,经历了各种事,不知不觉中,我发现自己想事情都有这种“逆着”想的习惯。逐渐形成这种事物都可逆的个人哲学。可是我也会苦恼,好像不是什么都能倒过来呀?…唉…直到后来学了数学,我知道了这可以叫做“充要条件”…当遇到不可逆的状况,就会想要加什么条件才能可逆?加怎么样的条件假设是最好的,最高效的。
个人思想观点一直都在转变进步吧。好像没有某一点特别突出重要。如果一定要说哪个观点(或基础认知假设)最为核心,或者从小最稳定习惯的,或者最无法反驳的那就是独立的自由意识,我个人对于“自由”的基本理解,大概可以这样描述:每个人自己想随便做啥,大家就应该允许和维护人家随便做啥的权利。如果要让别人来尊重你的自由,你必须先尊重别人的自由。这是绝对不能侵犯的长期自由化趋势,整体人类的长远目标。同时,任何人都没有资格逼迫别人怎么样。这不是一种自由。一旦你的自由追求立场迫害到了别人的自由追求立场,这已经不是什么值得维护的自由了。一切都得双方互相愿意才合理。
我的思想观点中,最重要的,或者说最经常指导我理解人和事的,应该是“生命本质是存在”。生命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存在,追求存在也正是生命区别于非生命的地方。在观察时事新闻时,我会下意识地想到各个团体都在维护、争取自身的更好的生存条件,在考虑自己的一生时,我把生命即存在当做前提,于是我大概是存在主义的认同者……认为没有绝对的应当与不应当,没有先赋的使命与价值,人生意义虚无,意义靠自己创造。不能被虚无缥缈的信念蒙蔽,不能被洗脑,而要冷静清醒地知道这是一个残酷的生存竞争的世界,用自己的脑袋考虑自己的策略。
易,即周易的易,三层意思,一是变化,二是容易,三据说是不易我还没体会到。什么叫变化?就是象只有一次,或者一次都没有。可以理解成人不能第二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也可以激进一些,人一次也不可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什么叫容易?顺应自然,实事求是,再难也会变容易。比如说吃饭,有些人总会附加很多,然后选择困难。道德经云为腹不为目,即吃饭只是为了吃饭,不要有啥杂念,也不要纠结。比如有些人总会想着“男生要有房子,要有三个180”,这样先入为主,则爱情就难了。如果没这么多事,追随内心,就容易一些。
当然是独立的自由意识,可以让人在任何时候不随大流,对任何事物都自己的独到的观点,独立自由的意识,即使看一本书时也不会被书中的作者思维带跑,会用自己的观点来诠释。独立自由的意识并不是反驳别人的观点,而是吸纳别人观点的同时,保持独立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