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是很难沟通的,劝他们多花点钱让自己生活质量提高些,他们总是回你一句,你以为钱随随便便就来了么,让我无话可说! 爸妈在体制内工作,不算大富,至少稳定,小康生活啊! 我妈很节约很节约,去洗头,洗脸,美容这些是不存在的,看电影,出去吃饭,也不去,就是觉得浪费钱,买衣服总是买几十左右的一些看起来杂七杂八的打折衣服,好歹在当地也算个体面人家,衣服为什么不能穿体面一点!但是一到吵架的时候就拿这些说,就是说自己什么都没得到享受,过得苦一大堆,我感觉挺烦的。我爸稍微好点,也没好多少,衣服会买好点的(与同层次的比也有差别,和同事比他算穿得很差的了),打牌输都可以(输得不多几百吧),不愿意多花钱提高质量生活,觉得很浪费!反正他们出去看不出来是在体质内工作的人! 我觉得自己平时挺节约的,省会城市上大学生活费1200(衣裤鞋子不算在里面),我自己觉得也够花,1800的手机用了三年,直到卡得不行,微信点两下就卡死,才换了个新的!(大四了用过4个手机,第一个1100用了两年,第二个高三怕影响学习200棒棒机,第三个1800刚上大学,第四个才换正在用)。平时买春秋装衣服500左右,夏天200左右,裤子一律没超过300,他们就会说我眼光高balabala~~~买东西,我建议他们买好一点儿的东西,也会瞪我一眼说我眼光高什么……请朋友尽量不要让他们知道,他们不会说什么,但表情也会看出不怎么高兴(我是我朋友中请客最少的了,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还有一些事也是这样!导致我现在每次花钱都会小心翼翼的,稍微贵点就会不安,犹豫不决! 不是说他们节约不好,毕竟是苦日子过来的!但是他们把别人生活质量高,说成眼光高,浪费。只要一吵架就会说自己怎么怎么节约,日子过得苦! 无法理解沟通,所以想快点毕业经济独立!
父母和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他们经历过苦日子,省吃俭用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和我们消费观念自然不一样。
有一次我买了一个包包五百多,我妈知道后,唠叨了我好几天,嫌弃我乱花钱。
还说什么:这包这么小,哪里值五百多啊,也就骗你这样的傻丫头。唠叨的我耳朵都起茧子了,当然我也得到了一个教训,以后再也不说实话了。
从那以后我买的任何东西,都把东西打三折以后再说价,再也没有听到过妈妈的唠叨。
虽然自己和父母的消费观不同,但是自己感觉很正常。
毕竟父母和自己成长的时代不一样,产生差异也算是理所当然,自己感觉有差异反而很方便,平时和父母一起出去购物的时候,可以完全按照父母的消费思路,体验不一样的购物体验。
而且和父母购物,往往可以省下很多钱,很开心!
和父母的消费观念不一样,是很普遍的,老一辈的人赚钱都不容易,他们会非常的节省,比如我们现在花几千块买个包包,买套化妆品,父母就会不能理解,认为我们浪费钱,这就是消费观念的不同,我们也应该理解父母,告诉他们社会在进步,不能把以前的观念放在现在了。
父母那一辈人,年轻的时候经济不好,节俭了半辈子,当然会和我们的消费观念不同,总是会嫌弃我们乱花钱,每次我给他们买衣服都会说商场搞活动,几十块钱买的,如果说了真实的价格,我想他们一定就会收起来,不舍得穿了。有时候善意的谎言也是为了家庭和谐。
我和我的妈妈观念就完全不一样,每次和她出去逛街的时候,她总是认为不应该把钱过多的花费在衣服上,所以每次看衣服的时候,首先看的就是价格,而不是质量。而我恰恰相反,我更看重的是质量,所以我一般都不会和我的妈妈一起逛街,让人既生气又好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