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随着咨询内容的深入,咨访关系也在慢慢的深入。这时候,咨询中往往会遇到一个很常见的现象,那就是移情与反移情。 移情就是来访者把对自己生活中某个重要他人的感情,投射到心理咨询师身上。而反移情就是,心理咨询师把自己生活中某个重要他人的感情,投射到他的来访者身上。
投射的感情, 并不是真的爱慕,并不是真的爱情。说白了,只是你把过去压抑的,对生活中某个重要他人的感情,释放到了你的心理咨询师上。换句话说,也有可能当你把这份压抑的感情,全部释放完毕的时候,你就发现你自己好像又不那么喜欢你的心理咨询师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要你觉察到了这个问题,这样就可以通过咨询师这个临时的角色,帮你重溯过去与生活中与那个重要他人的关系,重新去感受和清理在过去关系中的一些情绪。如果把握的好,对你自己的咨询,将会是一次很大的空破和进展。如果你和心理咨询师都足够成熟,都这个问题处理得很有边界,那其实是可以不必刻意去克服的。一段时间后会自然的矫正过来
但如果,过去被压抑的这份感情,在短时间内被很强烈的释放出来,完全 不受你自己或咨询师的把控了,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会建议转介绍。也就是说重新把你介绍给另一个心理咨询师。因为,当心理咨询师对你产生感情,或者,无法为你处理好这件移情,他就失去了在咨询关系中中立的角色 。而中立是咨询关系和效果的基础和前提。
要说的是:移情不可怕,移情非常宝贵。没有移情就没有治疗。“移情”,并不一定是“转移爱情”。这里的情,是宽泛的。对咨询师有好感、有想象,就是“情”的一部分。这部分很重要。是你需要和咨询师讨论的部分。这个工作不容易,但同时非常重要。说他不容易,就如同你的笑或者哭的时候,还要你观察身上有几块肌肉在动一样。这件事,需要你的咨询师帮你来做。当她帮你这样做的时候,她也在经受同样的挑战。分析移情非常重要。用你的案例来说,是很好的例子。你喜欢你的咨询师,你希望她是完美的,你不能接受她“落到凡间”。这可能也是你对其他类似的生命中重要人物的态度:异性交往的程度和方式要恰倒好处,应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既不为异性交往过早地萌动情爱,又不因回避或拒绝异性而对交往双方造成心灵伤害。当然,要做到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有时也并不容易,建议你只要做到自然适度,心中无愧,就不必过多顾虑。
你需要他们保持完美。他们保持完美,对你有什么意义,他们如果破坏了完美的形象,你们之间的关系会变成什么样子。以上这些,伴随着你与咨询师“移情”的发展,都会上演。不过,比“上演”更重要的,是去讨论它们。仅仅“上演”,那只不过是“重复”。你和咨询师去讨论,才是“破解重复”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需要咨询师的帮助。
预祝你们工作顺利。
别忘了,你们之间只是薄如蝉翼的金钱关系。(是的,就是那种金!钱!关!系!),据说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首先要杜绝自己的客户(是的,因为是金钱关系)对自己的信任变成爱慕,更不能借此打免费P。因为要做心理咨询,第一步就是要让你对自己的医生信赖,这样才能做到真实自我的释放与倾诉。。你可以告诉医生,如果他有足够的职业操守会做出合理的应对,你也应该明白,这只是一个治疗过程,你只是信赖他,但不是依赖,只是有一个不是朋友、爱人、家人的人可以随意倾诉交流,仅此而已。不要想多了……当然,并不能排除你们就不会产生感情,如果真是这样,另当别论。
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言语、表情、行为举止、情感流露及所思所想要做到自然、顺畅,既不过分夸张,也不闪烁其辞;既不盲目冲动,也不矫揉造作。消除异性交往中的不自然感是建立正常异性关系的前提。自然原则的最好体现是,像对待同性那样对待异性,像建立同性关系那样建立异性关系,像进行同性交往那样进行异性交往。关系不要因为异性因素而变得不舒服或不自然。这样的过程甚至比谈恋爱的境界还高,所以做心理咨询出现你这种情况应该是很正常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