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须知道你的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之所在
当你初来咋到,你得在第一年广泛地阅读和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感觉你阅读的那些文献,都是狗屎一堆,后来你会品味出原来不是那样。如果文献中有些东西你看不懂,不要灰心丧气,可能那不是你的问题,而是作者的问题,他/她可能根本就没有说清楚。
如果某个大权威对你说,你将一无所获,原因是你没有去上课,没有获得数据,那么,请你勇敢地告诉他/她,你会出成果的。如果他们依旧固执己见,那就跟他/她拜拜。唯有你自己最清楚自己工作的意义,让他见鬼去把。
这个阶段会让人有受煎熬、受挫折的感觉,为伊消得人憔悴。但天无绝人之路。你需要冷静地思考,不断问问自己:我现在在这里究竟在干啥?要沉得住气。这个阶段对你的个人生涯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对出新思想至关重要。此时,你得考虑,究竟什么东西可以构成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这个决定必须由你自己独立做出,理由有二:首先,如果你研究的问题是别人给你的,你会感到这个问题是别人要你去做,而不是自己要去做,因而不会捍卫它,不会为之奋斗,直至获得漂亮的结果。第二,你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工作,会影响你未来的发展。你未来将献身于哪个领域,这个决定必须由你自己自主的作出。慎重地选择你的科研方向,这对科学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也许在这个方向上你可以开辟一个全新的天地。请记住:如果你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做某个研究,就去开始去收集数据,那有什么意义呢?那是做无用功。
要克服心理障碍
在你的研究生生涯早期,你就必须培养坚忍不拔的心理素质,这样就不至于被后来可能碰到的各种挫折所干扰。如果你不时刻保持警惕,那么课业的压力、听课的压力、语言的压力以及其他种种意料之外的压力,会把你忙得团团转,像一个无头苍蝇一样儿,或者说像一个分子做杂乱无章的布朗运动。
这里有一些事情需要注意:
你得仔细斟酌你的博士选题,并能说服你为之奋斗终身。无论你多么努力地去尝试,你都将无法规避你的课题。每人都一样。这源于论文问题的开放性。你必须学会判断什么样的论文是“好“论文。论文通常可以改善,这使你可以永无止境地对他进行改进。你得意识到你不可能写出一篇“完美”的论文。正如其他任何事物一样,论文也会有瑕疵。静下心来,在可由你支配的有限时间、金钱、精力、激励和思考下,尽你所能,把论文修改到最好。在研究生涯的早期,你可以通过完成所有既定的任务来减缓论文的问题。请尽早修完你的所有课程并完成相应的考试。这不仅让你因此清除了准备学位论文前的障碍,在成功完成这些任务后,也可以让你信服,毕竟此时你可能足够出色了。
唯马首是瞻的行为不会有出色的表现的。期待并要求别人像同事一样看待你。论文的要求是你不得不面对的硬指标,而同事或者合作者的态度则是一个不明的挑战。如果你表现得像一个同事一样,别人也会把你看成是一个同事。
尽量少选课,多阅读多讨论
如果你对你的研究领域已经相当熟悉,那么就尽量减少上课的数量。这个建议看上去和之前有点自相矛盾,其实有它的道理。当下,你应该学会如何为你的课题思考。这需要你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地听课和机械地重复。
学会思考,你需要两样东西:一是得有大块完整的时间;其次是,你得跟比你对科学问题理解得更透彻的人进行尽量多时间的一对一交流。
上课可能反而碍事(适得其反)。如果你很有积极性,那么阅读和讨论将会比听课更有效和更具有启发性。跟少数几个同事一起组织研讨一个共同感兴趣的课题,并邀请一两位老师参加,这通常是一个好主意。老师们一般都会很热意参加。毕竟,他们对讨论的课题也很感兴趣,也会喜欢你们的创意-这种讨论同时会给教该门课的老师积累一定的信誉,而且他们还不用做任何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这些建议不适用于一些介绍专业技能的课程,比如电镜成像、组织学和轻潜水技术(scuba diving)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