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时因为比较出风头就被基本上是全班孤立,我是刚上高中还不习惯,后来一两个月慢慢看明白了,也就不在那样了,但还是一直被孤立到分文理。记得每次上阅读课,因为不在一栋楼,走过去的路程中我就静静看着她们三五成群的一起,唯我一人。体育课时只好去找别的班级里关系好的一起。心情真的很不好,还要装出一副不在乎的淡淡的样子。
在一线工作期间曾经有半年被班组另外两女孤立,理由特可怜可悲:男票帅、经常接我下班,听话,就这么简单。目前:两女一死,一个离异而且儿子得了自闭厌学症、复婚后男的又尿毒了。所以说素质决定眼界,卑微决定妒忌,低级决定孤立的手段,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各种自卑吧。和自信者同行,必然收获的是阳光,环境真的很重要。
能忍受被孤立的寂寞,我想这个人一定是强大的,至少在心智上是具有抗压能力的。生活中“孤立”这一词条,给我们最直接的画面就是孤独和寂寞,他们大多是喜欢独来独往,不喜欢和别人交流,集体存在感也相当的低,甚至没有很多的朋友,经常被人们定性为“异类”。但是在我看来他们才是真正的智者,行动上的智者。
能忍受孤独的人,总是努力的将周围的环境和出自己以外的人透明化,不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不惧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朝着自己的喜欢的方向发展,活在自己的舞台里。在这样的心态锻炼出来的能力,更能自己以后的事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不在意外界的看法,独自忍受孤独。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对于被孤立的人,我想他们更多的不像是一个被抛弃的孩子,更像是一个敢于摒弃无用的社交的强者。这些人不得不说还是很勇敢的,坚毅的。正是有这样的一些特质他们更容易成功,因为社会本就是孤独的,他们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在社会这个圈子里玩弄。
所有的先驱者很容易被孤立,因为他们超前的意识普通人根本不能理解。哥白尼、布鲁诺是典型的例子。尼采也曾表达自己的孤独,“我的时代还没有到, 有的人在死后才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