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齐自己的小脾气和小喜恶,千万不要在同事面前抱怨或者是背后说其他同事。这种行为,不论是对你的工作能力和个人形象还是领导的印象,那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刚入工作,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不顺心的事情,但是你可以找不在一个公司一个行业的朋友倾诉,可以和你的父母抱怨,但是一定一定不要在同事面前讲!请记住一个职场定律:“你希望眼前的人保密,不如先自己保密,因为对方一定会让你失望”。中国职场有个习惯,就是“使唤新人”。只要刚进到公司,肯定有很多同事叫你帮忙做这个那个的,这个时候你要做两件事——第一,这件事是公事还是私事?第二,如果这件事是公司或者单位业务方面的,那这件事属于你的业务范畴吗?你懂不懂?贸然插手做不好的话,责任算谁的?首先是公事私事方面的区别,如果是私事,带个咖啡或者搭个车之类的,一两次帮就帮了,如果是长期的,那就是对方不分轻重了,你可以让对方碰个软钉子。职场也是“人善被人欺”的!至于公事,这就要想得多一些了~作为公司业务的新人,很多事情公司的流程都不是很明白,你有这个心去帮忙但是不一定能做的好,但是你做了出了问题你是要承担责任的,所以给自己又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烦恼和痛苦(对的,痛苦两个字,因为你可能会被骂的),但是如果你同意了,就一定要尽心把这件事当做大事去做好它,在职场里一定要做一个靠谱的人。
我已经进入职场很多年了,手底下也有不少刚入职场的95后年轻人~而且我团队的人都是要经过我的面试才行,我见证了很多下属从一个职场新人到一个职场中坚的成长,看到这个问题,我谈一谈我的看法,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尽管我们都不喜欢“办公室政治”,但是实际情况就是“办公室政治”无处不在,我不建议职场年轻人参与任何办公室的斗争,但是也一定要防止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卷进去。所以,当你的人刚到公司的时候,你还并不了解同事的人品和公司形势时,不要跟某些同事走的太近。对同事的热情要礼貌回应,但是千万不要占同事递过来的便宜,对明显的拉拢和站队的行径,也要保持警惕,可以装傻,可以婉拒。不进行办公室政治也不是要碌碌无为,恰恰相反,职场新人一定要认真对待岗位培训,专注工作,快速成长,工作中不懂的要及时请教,让所有的人都无法挑剔你——哪怕工作成果上做不到,也要在工作态度上做到完美。
这第一点,是所有人的痛,尤其是二三十岁左右的人的痛——被小年轻叫叔叔、阿姨。我做过快消品销售行业,在卖场和外场都做过,经历过被兼职的大学生叫叔叔的猛然,所以之后我对招聘的简直大学生要求,除了能看到白头发的顾客,一律不准叫叔叔、阿姨。这一点虽然不是那么可取,但是,对于理所当然的喊出“叔叔、阿姨、大妈“的小年轻们来说,的确应该强调一下。没有任何一个人喜欢被叫老,即便是四十岁五十岁的顾客,被叫大哥、大姐,真的有利于销售。问题中的职场中,也同样适用。职位叫高不叫低,实在不知道叫什么,直接喊领导;喊领导也不合适的话,喊”王哥,刘姐“其实真的不吃亏。
2012年我从大学毕业,进入中铁旗下的桥梁公司,去施工现场做技术员。一起来的新人有5个,新人到齐的时候项目经理请所有的人吃饭、接风。工地项目上当然要喝酒,领导一个个的来,我们这些刚毕业的麻瓜虽说苦不堪言,但也忍着,本人酒量很差,趁机去了洗手间2次,吐完了再来。其中有个小伙子比较实诚,不能喝扔坚持着,最终,喝吐了血去了医院。当项目上的司机把他送到医院后,我陪了他一夜。后来我们成为好友,工作上我们配合的很好,领导也看在眼里。与别人方便,与自己方便!无论如何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都是出门在外挣口饭吃的年轻人,竞争不应泯灭我们的善良!
一般都是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初入职场就会碰到各种雷区。我也是从职场小白过来的,职场新人要生存真的很难。职场的第一禁忌就是职场身份没有转变。我们的大学生活里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而职业生涯里上司却不是来教你东西的,不是让你问问题的。大学生初入职场一般都会两眼一摸黑,不会做事情便去问领导,事无巨细,一个小细节都要问的清清楚楚,这是最让领导烦的,领导布置的任务一般只说一遍,剩下的细枝末节不懂得可以问同级做过的老同事,一般情况下是愿意教你的。
问为什么是正确的,包括职场,但是要好好的看好场合。看过一条段子,说会议室开会,领导喊一个门头的新入职的员工关门,新员工理所当然的问出”为什么?“,这虽然是条段子,但很多年轻人,尤其是,现在90后、00后为主的新人员工,一定要注意,很多时候,领导能决定你职场前景的状况下,不要那么”当自己在家里。“当然,工作中的难题,勤学好问也是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