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是一个很守旧的人,我不喜欢改变,或者说不喜欢剧烈的改变,提高自己对于事物的认知能力,我并不是特别热衷。我喜欢的是,种下一颗种子,每天给它浇水除草施肥,看着它渐渐的生根发开花结果,然后我得到了它的果实,咬一口,很甜,所以很开心。
然后第二年重复之前的操作,新的轮回开始了,我会看它再经历一次枯荣,一直到我厌烦了它的果实和枯荣,那时候我才回去尝试认知一些事物,一些新的事物,我想我会去远方,一个我没有去过的地方,去哪里寻找一颗我没有见过的种子,再种下。
周而复始,孜孜不倦,人生的快乐就是这样了,可控的付出,可预见的收获加上些许未知的探险,不需要多么轰轰烈烈,不需要海枯石烂,有轨迹的前进和成长就足够了。所以我会觉得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回老家放羊的想法很赞,所以我有时会想,我终究是要回老家种树的。
忙碌在山间,时有急雨,风云变幻,水雾朦胧间,我在树下躲雨,拿出祖传的烟杠,塞上些许烟叶,滋啦一声,一支火柴被点燃,我将烟杠凑近,深吸一口气,咳咳咳,又被呛到了,果然还是不习惯抽烟啊。
其实习惯了也没用,只是我习惯而已,家里人还是不习惯,家里还是禁烟区,我爸还是只能去路边或者躲在厕所抽烟,抽完了还要喷上一些他的古龙水,但是那古龙水味道很淡,遮掩不住烟味,所以在家里,他只能偷偷的躲在浴室在洗澡前偷偷的抽上几根烟。还好他一年也就在家几天,不然争吵就更加剧烈了。
扯远了 ,虽然我并不热衷主动去追寻事物,一向主张随遇而安,不主动去寻找,但我也不去抗拒,如果遇到了,恰好产生了一些兴趣。那就去认识它,然后去分析它,最后学习,感悟到一些道理。
遇见,认识,然后学习到,这大概就是认知新事物的完整过程了。其实最重要的是遇见啊,想要认识些什么,首先你得遇见它,然后你才能去真正的认识它,了解它。认识事物其实并不难,只要脑洞足够大,理解能力足够强就可以了。脑洞可以包容一切,理解能力可以让人对于事物产生一个全方位的认知,很多种不一样的认知,不拘泥于表象,这样就可以触碰到事件的本质了。
然后在某一天想要吹b的时候就多了一件事情可以谈了。对的,仅仅只是多一件吹逼时的谈资而已,其实为什么要刻意的去追寻认识一些事物呢,大部分事物,对于我们的生活,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的,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王道,提升自己对于事物的认识能力,意义不大。
我自端坐在山间,看云起雨落,风起雾散,该来的会来,该走的会走,该留下的会留下,一切自有缘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北宋时期的大文豪苏东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写的一首诗《题西林壁》令人印象深刻。
这首诗是他在途径庐山时创作的,刻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其大意是说,站在庐山之外,从正面看庐山,其山岭连绵起伏,而从侧面看,又山峰高耸;远看和近看,给人的直觉,山的高度又不一样。诗人不经感叹,为什么有些人会搞不清楚庐山的真实外貌呢?原来是因为他们身在此山中的原因。
这首诗寓意深刻,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认识事物如果只从内部的角度去观察,所得出的认知结论往往比较片面,要想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还必须站在外部角度去审视。按哲学的术语来解释,就是主观与客观之间的辩证关系。
举个例子,著名学者余秋雨写过一本散文随笔集,叫《千年一叹》,它的出发点就是通过实地考察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古文明遗迹的方式,为中华古文明寻找一个外部参照点,以研究“被世界公认的四大古文明,为什么只有中华古文明独善其身,其它三个都已销声匿迹了”的文化课题。
作者得出的结论:一是中华文明的地理环境在古代比较封闭,西部有世界海拔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以及青藏高原阻隔,这就避免了与其它三大古文明的直接“碰撞”,而不像它们在整体上连成一片,中间没有明显的“天险”分隔;
二是中华古文明的体量较大,周边尽管还有不少游牧等民族的骚扰,但在体量上相差悬殊,很难被其直接“吞噬”,最后它们反而融入了中华文明;…等等。
这就相当于站在外部世界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华古文明,其相较另外三大古文明能够源远流长、繁荣至今的原因就比较清晰了。
当然,从内部的角度去认识事物也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就写过另外一首关于庐山的诗,叫《望庐山瀑布》,诗曰:“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它的意境同样很美。
可以通过读书、与人交流、和听各种讲座的方式来提高自己认识事物的能力。
比如,可以阅览各种书籍,各种类型的书籍,比如说心理学,教育学、文学等等。因为你在读书的过程中,通过对作者作品的浏览,会产生自己的想法,和一些别的自己机会出来的东西,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每个人的思维和想法是不一样的,对待事物的看法也是完全不同的。就像世界上不会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在阅读和消化的过程中,不自觉的,你认识事物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其次,我觉得想要提高自己认识事物的能力。学会很好的与别人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在沟通的过程中,你能了解到自己的真实想法以及他人所想。在这个时候,你可能会考虑,他的想法中有没有你可以借鉴的东西。从而使你认识事物的能力不断增强,久而久之,你的朋友圈范围会越来越广。交往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可能身处各行各业,这个时候,你所了解到的知识就不仅仅局限于你自己所擅长的方面了。
再者,你可以选择去听各种大型讲座。哪怕他们只是为了获取某种商业利益也好,宣传自己的产品也好,在这个过程中,你也是非常有益的。因为人只有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才会产生更大的进步,坚定认可自己和否定别人的做法是非常不正确的。这会使你的观点和想法更片面,就像井底之蛙之说。所以多走走,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知道的越来越多,从而对提高自己是非常有帮助的!
吃一次亏,栽一次跟头经历过了就能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思辨
洞察力和判断力的提高关键在于两个方面,第一,你做事的大环境,这需要你能从整体把握问题,你需要搜集一定量的宏观数据,想解决问题要先跳出问题之外。
第二,你所做的事的每一个环节。把每个小环节都细化,但不孤立,在宏观的大方向下具体分析你的问题,如果涉及专业方面,需要你对这个专业有较全面的了解,当然不光靠一门知识,还要学会用行业外的知识解决行业内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