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关于两个女孩之间友情的故事,其中的家明只是她们产生挫折的道具,假如没有他故事也可以继续,只是来得不够强烈。安妮是偏安生的,在这两个角色中,应该是这个和她更为相象些我希望这样说不会引起一些人的反感,在我看来那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她给她安排了死亡,在她看来死是美可能达到的极致,而七月还要继续活下去,更多的可能在后面,但很难企望其中还有多少令人心动的美。
我和我的发小 相识30年 这部电影对于我们 就像重新经历 走过那个年代 就如同七月与安生 我们身上浓缩了七月与安生的影子 七月对安生说 这个世界上只有我爱你 现实中 也只有她爱我 30年来 我是她走到哪里都最惦记的人 只是 我们的人生与七月和安生不同 20年前 我身上发生的 七月与安生不曾经历 它影响了我一生
大家没觉得安生是个很男孩子的性格吗?她和七月睡在床上的时候,要七月枕着她的胳膊。她给七月写的每个明信片,结尾都写问候家明,其实是她不希望七月与家明好,在离间她们两个。七月快要生小孩的时候,安生说要两个人一起当妈妈。这样的情况在国外的话,肯定是算同性恋了。也就我们在认为她们只是很要好的闺蜜。
始终觉得家明一直是喜欢安生的,但是家明了解,自己没有能力控制和拥有这样暴烈的女孩家明会喜欢这样暴烈的美,喜欢并带着恐惧,七月最后问家明,到底是安生让他回来,还是他要回来,家明没有回答家明在面对感情的时候永远都是怯懦的,我想他没有回答,只是怕伤害了善良的七月,而七月也早已知道答案。
七月在站台上送安生离开故乡,她被一种钻心地感觉罩住,蹲下来哭;她到上海去看安生,远远望见荞麦一样肤色的安生,她病态的瘦,只有她的笑容是她所熟悉的,那个树上的女孩。假如你们都看了这篇文字再来看我的诉说,也许觉得这些复述太过蹩脚了,但这些情景在我心里一再地重现,使我忍不住。
或许这是唯一一篇关于友情的,而对于友情她胸怀着的巨大的柔情才充分地溢出来,贯注到字里行间。而对于情,安妮更多地思考关于它所带来的疯狂与占有,情作为背景总是灰色的,让人看不到一点儿光亮。但也许仅仅是,友情还是情在她那里在这篇文字里并没有清晰地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