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想不怕流言蜚语需要两个基本信念:一,相信自己的判断决定能力;二,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有些人总是对自己的判断能力有怀疑,做决定困难,或者做了决定后总是各种动摇,因为不相信自己的决定又不能不决定,自然就容易受他人影响。对自己判断决定能力的培养需要时间积累,也需要敢冒风险的勇气。如果不冒险相信自己第一次,就永远没机会相信自己,而且这样的险要冒很多次。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习一些判断决定的方法,比如商业里常用的SWOT分析之类的,掌握些判断分析技巧也可以多给自己一些自信。也有一些人问题更深,就是根本就对自己的价值有怀疑,于是就不断地需要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上获得对自己价值的肯定,自然对别人的反应听风就是雨。这种一般找心理咨询师解决会快一些。感兴趣的话,也可以私下写张列表,列举一下你对哪些人有过价值,比如让你妈体验了母爱和抚养孩子的机会,给老板每年赚多少万,在朋友有难时候给过的援手……各种大小事情都可以,逐渐积累价值感,因为过去你创造的那些价值不管别人怎么说也不会再有什么变化了。另外,也有一部分时候人会担心流言蜚语是由于其他客观原因,比如流言蜚语传到老板耳朵里可能导致不能升职,仕途和钱途会大受影响。这时候与其说是担心流言蜚语,不如说是担心仕途钱途,那么只要把流言蜚语当成工作中的另一个问题来解决就可以了——就像做项目做得不顺利了,要找解决方案一样,同事流言蜚语和客户不爱搭理一样,都是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一个情况,考虑怎么解决问题就好了,不需要加太多个人感情在里面。
首先,你要认清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评价或者流言蜚语是时时刻刻都在改变的。使他们改变的是你做了什么事情,而不是你怎么去在意或者改变这些留言本身,典型的例子比如范冰冰。认识到这点之后你就会明白最重要的是自己正在做什么。下一步,从根本上来说,认清楚自己的任何思考和情绪都占用时间。而且你自己正在思考什么是自己可以选择的。如果某种思考和情绪对你改变事实和做事没有任何用,那你想这件事就是浪费时间而已。你不如选择去想些对做事有帮助的。同时,你也要认识到有时候别人的看法对你有帮助,是你认识到自己不足或者帮助你认识到还有什么需要做才能跟好的完成某件事的捷径。这种时候在乎别人的看法和相关的思考是对改变事实有帮助的。所以一切都要以能否帮助你做事情为出发点,而不是以自己的形象为出发点( 比如如果我这样做别人会怎么想我)。因为你的形象是从你做的事情而得到的,而且时刻在变化。能够控制的只是你正在做什么和你的想法。别人的想法你没有办法控制,如果对你自己没有用的话,想也是浪费时间。想象你每天花30分钟想别人对你的看法而对自己没有帮助,自己也没有在做事情,你的形象就是消沉的,如果这样的话你还会选择这种让自己长皱纹变丑的思考吗?
认识你自己。知道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和努力的方向。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有一个奋斗目标并每天都在踏踏实实的努力做。认识其他人。知道所有的其他人无论以什么理由来建议你、帮助你、指责你,甚至辱骂你,都是从他们自己的立场出发的。最清楚了解你自己的,就是你自己,能为你负责的也就是你自己(未成年例外)。所以,别人的意见要听,但只做参考,不要完全按照别人的想法做人,特别警惕的是亲人以爱的名义干涉你的生活,前提是你经济生活都独立。以上两点,都需要一个过程,就是你目前所处的困境。别着急,慢慢来,在困惑中不断思考不断成长,你终究会明白的。不要试图听别人一个意见就懂得(包括我的)。纸上得来钟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古人早说过了。
其实这里头有一个问题,所谓“自我的理性”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控制你。有的时候你知道他们的看法一文不值,但是你控制不住你自己的恐惧或期待,甚至在假想中就激动的颤抖不已。这是人的本性,很正常,也无需去“怕”。所谓的“怕”,归根到底就是你对于自己,或者自己打算做的事,没有把握而已。所以无论什么样的流言蜚语,先反省反省,到底是不是那样。如果没有把握,就好好想清楚。如果有把握,就淡然处之。
第一是强大,气足便不喘,第二是厚颜,无耻才是心仪的桂冠,第三是精力专注其它,本能的被动无视。虽然多数人都是正邪兼修,但不会有人承认自己只是脸皮厚的因素,只会用心态、智慧、胸襟什么的作答。
恐惧源于无知,思想能驱散恐慌。知识是力量的源泉,用知识去填充思想,你便拥有了力量。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不再在意别人的眼光与谣言,因为在你的眼里,他们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