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其实很普遍基本在每所高校,正常上课期间,十二点睡觉的都比较少吧。当然,在期中考试期间或者是期末考试期间熬夜更为普遍与凶残,不信可以那天晚上十二点发个微信给你的好友试一下,看看有多少人不回复。学霸不一定都得熬夜虽然貌似我们大多数人都喜欢熬夜,可能都觉得学霸,大神们是熬夜熬出来的,其实也不一定。隔壁寝室,四个不同专业,一个电子系20多吧(250),校学生会副主席;一个自动化系第30(130);一个材料系1590多),一个人能系50(90)。他们的生活就极其规律,平时的正常时候,学校11:00断电,他们就准时睡觉,周末不断电,也是12:00就准时睡觉。早上七点就大家准时一窝蜂的都起床了,所以结果是,大学四年,他们生活极其规律,生活质量也很高,很多时候觉得真心羡慕他们这样的生活。。。还有个基友,说他正常情况下,11点就准时睡觉,第一次听说的时候,真心感觉自己一万个懵逼。谈几次熬夜的干货吧高中生物竞赛那阵,相当于一个半月把大学生命科学园的所有课程过一遍,当时是早上八点起床到一个安静的图书馆开始看书,晚上十二点回到寝室,继续看到一点半,睡觉,依次循环,持续了一个半月,最好考完的时候,称了体重,比开始之前瘦了15斤,那阵真是熬夜熬的,要是最好没有那20分竞赛分,估计最好会懵逼。大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那学期自己傻逼,选了9们专业课(正常是四门)。然后自知期末压力大,在结束的前一个月半月前,就开启熬夜模式吧,一般是早上八点起床,学到下午五点,回寝室洗个澡,然后换个地方刷夜,到三点回寝室睡觉,一个半月下来,直接从150降到130,算是附带品。
一只夜猫子亲身经历讲一下熬夜到底和学习成绩之间有什么联系。首先,虽然说不想看到因人而异,也很羡慕一天睡4个小时依旧活蹦乱跳的大神,但是生物钟是真的因人而异的。曾经有段时间试图和室友一起7点早起去图书馆学习,结果是喝了两罐咖啡依然睡死在桌子上......想起我爹无数次的“不要熬夜,早点起来写”,我感觉自己好失败orz。直到看了一篇讲睡眠时间的科普(sorry不记得叫什么名了),放假的时候花了几天发现自己只有睡足9个小时才能睡饱。而且确实是晚上会比早上头脑清楚地多。于是不再强迫自己早起,尽量让自己睡饱,反正自己感觉效率高了许多。所以建议还是先找好自己的作息规律。其次,要弄明白为什么要熬夜。不要为了熬夜而熬夜,也就是说,熬夜的目的应该是真的有太多的东西要做,并且愿意去做的。如果是因为拖延症不得不熬夜或是为了给自己非常努力的感觉,那真的没有必要熬夜。每次玩到deadline才做的时候都恨不得抽自己一顿。能够在白天调节好自己的作息,充分利用时间就能做好一切,干嘛还要点灯熬油的贪黑呢年轻的时候觉得熬夜没什么,为了学习就拼了,熬夜的后果慢慢就会在身体上体现出来的,譬如说内分泌失调啊、失眠,各种亚健康。尤其是女生,熬夜对脸不好千万要注意。
本科的时候,天天有那么多课,如果不复习的话根本就跟不上老师的进度.. 考试周不用说的我们生医系要学一堆乱七八糟的课,什么数学分析、电路、模电、解剖学、软件工程巴拉巴拉的,基本都要熬夜复习。大四被导师扔到某公司实习,白天写代码晚上做毕设,怎么可能不熬夜,人家实习公司又不给你写论文。读了研以后事情更多了,各种deadline,每个星期还有一大堆任务,出不来文章phd肯定申不到的,天天干到半夜常有的事,各种paper要看,算法要跑。现在在弄托福GRE,一样任务很多,最近半夜睡不着起来背要你命3000,感觉生物钟都乱掉了,这还是暑期。没办法毕竟出身不好,如果再没有好点的背景+论文+成绩,不管出国还是工作都没什么好的能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