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是网络暴力的资深受害者啊。自己喜欢健身,就经常在网上微博上发布很多自己平时健身的照片什么的,因为健身也结识了很多的好朋友,好伙伴,自己的粉丝群也日益庞大了起来。就这样,也招来了很多的网络喷子,没事就在我的微博下边评论,说我是个烂货,最讨厌我这种两面的人了。说的可难听了。当时第一次听到的时候,我真的受不了啊,心里特别崩溃好么,没想到自己在别人眼中是这样的形象,特别玻璃心,想起来就哭个没完,经过这几年的历练和成长,自己也逐渐变得坚强成熟了很多,遇到网络暴力可以坚守住自己的心,不再畏惧。
现实生活中人在生气、烦闷、情绪不定时,想要通过语言暴力宣泄是很正常的,而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直接交往,会受到道德伦理的约束,或多或少的抑制了这样一种宣泄的产生。网络社会是虚拟的社会,在网络上却比现实更容易爆粗,通过文字的方式发生语言暴力。文字语言暴力这种形式在如今人流量大的网站随处可见,如天涯论坛、百度贴吧、微博、腾讯新闻评论等。任何一个网络暴力事件,不难发现,其中文字语言暴力必定不会少,粗俗、恶毒的攻击性语言推动了网络暴力的扩散,也增加了网络暴力的危害。
网络本身的特性又比传统的媒体或是言论平台更能容纳这种年轻的冲动与无知。正如一位网络编辑所说,“网络暴民”这个词并不新鲜,其实“平媒暴民”已经存在很多年了。只不过“网络暴民”由于其发言成本低、联合成本低、杀伤半径大而更显威力罢了。不仅如此,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参与者每个人都可以隐瞒或编造自己的身份,而这种身份匿性又使得现实生活中本该遵守的规范和约束都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这对于自律性不强、容易冲动与放纵的年轻网民来说,无疑是一个自由的天堂。
这不是我第一次见识网络暴力了。15年底,所在的创业公司上了某新闻头条,底下数千条谩骂。这些是新闻底下的热门评论。“这样的人都是在国外混不下去了才滚回国内装一下自己是个海龟!““一群乌合之众,好像一帮人租了个别墅吸毒,这样的别宣传了,教坏年轻人““狗屎一堆 一堆狗屎 屎堆一狗 一狗屎堆 这是什么”.”你确定想把人民打土豪的积极性再次调动起来?““不就富二代嘛,才多大啊,不是富二代,哪来的钱?”当时都被他们吓怕了。
我是做网络博主的,就是那种美食专栏的微博博主。每天都要发很多的博文,还要写各种各样的测评和心得体会。随着时间的累加,自己的粉丝也是越来越多。人红是非多,这句话还真不假,从今年开始,就陆续的有一些喷子开始对我进行人生攻击,说我装啊什么的,不正经啊,还诬陷我说我后台很强大,是那个谁的什么干女儿。我看到那些评论之后真是躺着也中枪啊,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惹着他们了,无缘无故就被网络暴力了,好气哦,可是又无力反击。
网络暴力已经超出了对于这些事件正常的评论范围,不但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诋毁,更将这种伤害行为从虚拟网络转移到现实社会中,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将其真实身份、姓名、照片、生活细节等个人隐私公布于众。这些评论与做法,不但严重地影响了事件当事人的精神状态,更破坏了当事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