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研究生的时候,导师的第一节课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做实验时候,实验结果常常不是我们想要的,但是不能因为想要一个好的结果,而私自篡改实验数据,这是一个人的诚信问题。诚信如果出了问题,这个人的科研生涯就毁了。这个例子就如同简历造假一样。
别人要求有工作经验的岗位,没有工作经验直接pass掉很正常。 为了这个,难道就有理由伪造简历? 那下次岗位要求是女生,男生投简历就去做变性手术;人家要求985高校,岂不就去买假学历? 应届生就去找招应届生的岗位,你写两年工作经验,时间经历也对不上啊。
我自认为不管有多少理由,造假都是不允许的,因为有些造假不仅仅属于道德问题,严格地说,应该属于法律问题。伪造简历之所以层出不穷,大概是因为违规的成本太低,低到没有一点威慑力。
我认为为在简历上编造不真实的信息,是牵扯到道德的行为,是绝对不应该做的,无论初衷是什么!
个人并不建议造假。简历是正面材料,趋利避害没问题,可以屏蔽或淡化弱点,适当放大自身优势,夸张一点不是问题,造假性质就不同了。
个人认为,面试前做好充分准备,端正自己的心态和地位,从眼前出发,方可找到真实的自己,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是真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