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请客也是一门学问,请得好了,可以加深双方的感情,请得不恰当,则会适得其反。很多时候别人请了我们,那我们就要礼尚往来回请对方,所以如何自然又不露声色地回请别人也就成为了我们必须要掌握的一项社交技能。对于这一点我觉得自己还是有一点点经验的。
记得刚和男朋友认识的时候,他对我有好感,所以时常会接送我上下班。但当时我们还不是男女朋友,所以我对我们之间的距离还是保持得很明确,对于他的好意我不能无条件接受,我也要给他平等的回馈。
有一次外面下着大雨,他来公司接我下班,路上突然经过一家西餐厅,他说这家餐厅味道还不错,提议我们就在这里吃晚餐,我就同意了。
当时我不动声色,想看看他会不会主动结账。毕竟我需要知道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我需要对他多一点了解,这样才能确定到底能否跟他交往。
席间他趁着我低头吃东西的时候偷偷去买单了,我是在他回来落座后才知道的。当时我觉得他还是不错的一个人,最起码不会太小气,所以对他的印象分也就增加了。
后来有一次他又接我下班,我想着上一次是他请我,我总不能吃白食吧,肯定要回请他的。所以路上我就对他说自己突然想吃一家餐厅的特色菜了,邀请他一起去品尝,他很高兴就同意了。
我知道我想吃那家餐厅的菜只是一个借口,如果我说回请他,那就目的太明确了,所以我故意说得委婉了些。
到了餐厅以后,我让他来点菜,想让他点自己喜欢的菜,这样才算是我请他,而不是让他来迁就我了。但是他一直问我想吃什么,坚持要点我喜欢的菜。为了照顾他的口味,我就推荐了几个店里的招牌菜和特色菜。
席间我们聊了很多话题,也加深了彼此的了解,我越来越觉得他是一个很不错的人,是一个可以交往的对象。
我之所以选择这家餐厅,是因为我知道前台结账的时候只能用现金,不支持刷卡和微信支付宝,而他又是出门不喜欢带现金的人,所以这顿饭他没法跟我抢着结账。
果然,当我去结账的时候他就抢在我前面,结果发现自己现金不够,又不能刷卡,就只好乖乖让我买单了。结完账我看他的脸,还是一副极不情愿的表情,好像是在说这顿饭也必须他来请一样。
我对自己的这次回请还是很满意的,因为我请得既自然又不露声色,让他找不出反驳的理由来,但是他又能很明确地感知到我是真的想请他吃饭。
这样的回请我成功过很多次,我想回请别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顺其自然,而且要体现自己的诚意,这样就成功大半了。
关于回请别人,我有一些亲身经历可以分享一下。
我这个人比较不喜欢欠别人东西或者欠别人的人情,所以一般别人请我去吃饭或者请我吃下午茶之类的,我都会想办法去回请他。长久下来,对于如何自然的回请别人就会有些有感受了。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我都是一样会回请,回请一般人都会,但是如何做到自然的回请,就需要学习了。
记得有一次一个不是很熟的异性朋友请我出去吃饭,因为工作需要见面的,本来打算AA的,之后他硬说要请我吃饭,碍于他是男士,结账时跟他抢埋单或者推脱不好看,好像不是很给面子他,所以最后我就乖乖的让他付款了。
事后,我就一直寻找机会回请他。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礼尚往来,是有点根深蒂固的影响到我了,所以呢,假如我不回请他,就会总感觉欠他什么似的。之后一次我们刚刚好有事商量就顺便约在一起吃饭了,他也很自然的答应了,其实这回我是有心想回请他的,所以吃到差不多的时候,我就说我先上个厕所,然后悄悄的去柜台埋单了。
后来朋友说我太客气了,怎么好意思让你女孩子请我吃饭呢,虽然这话我听起来有些大男子主义,不过也体现了那位男士朋友其实也是挺大方的。我当时就豪爽的回答他,别介意,这次我请你,下次让你请回我,我这不刚刚好上厕所经过就顺便了。最后朋友就很自然的接受了。
对于我很要好的同性朋友,我也是会回请的。所谓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往而不来亦非礼也。对于同性的朋友就比较好办,只要有一次是朋友请的,我都会说,这次你请,我就不客气了,下次换我,你也别客气。
很自然的回请就这样产生了,下次一起出来吃饭聚会的都会很自觉埋单,不会推来推去或者抢来抢去,和谐多了。其实这样的相处模式会更加长久,朋友会觉得我们大家都是平等的,而且正因为这种很自然的相互回请方式,我们之间也会更多机会聚在一起,感情也会更好。
其实真正的朋友都是会比较不计较的,但是别人不计较,不代表你就要一味的受别人的好,而自己不给予。
对于人情债我也是会做到很自然的回请别人的。这里就不一一举例子了。反正记住,礼尚往来,你就会很自然的想到办法去回请别人了。
来往来往,要维护一个好的群体,就是要有来有往。所以我们常常会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家请了我们,要怎么自然地回请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是很简单的,天下难题,唯“自然”最管用!
其实会请你吃饭你还会想着要怎样回请的,一般都是不那么熟悉的朋友,或者是一些有点利益关系的人,还有就是靠别人关系认识的人,因为如果是熟人的话那么你肯定不会烦恼。那对于这些你不那么熟悉的朋友,你要把态度放自然,人家才会觉得舒服。
首先是应该对跟他相处发表一下意见,可以说跟他相见恨晚,也可以说跟他口味很一样,或是在一些爱好之类的问题上面做文章。这样子就为了以后你要回请他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而且也会给人家留下一个“惺惺相惜”的感觉,让他对跟你相处更有好感。
再者就是要隔个一段时间再回请,这个一段时间你自己看。如果刚好遇上一些节日或者重要时间就无所谓时间,如果那阶段都没有什么大事,你最好隔半个月再回请。因为如果你要回请的那个人你不是那么熟悉,那么会给别人一种感觉,就是你不想欠人情,所以赶紧回请完赶紧了事。
最后就是邀约。你应该在合适的时间段(避开工作、睡觉的时间)给他打电话,然后寒暄完以后就直接邀请人家。态度要诚恳,而且要给人家感觉你是真心想请他,不是顺带。这样也就可以了,并没有其余太多的事需要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