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我最受不了的可能就是我公公这种。我老公说我公公那时候三天两头就对别人说,他给他儿子找了个安检的工作的一个月2000多,要不是他的话,他儿子现在就是什么工作都找不到!我老公就特别反感,机场安检做了没几个月之后他就辞职了,自己找了份设计的工作,现在年薪二十几万。前不久我老公说要报一个演讲的培训班,我公公又说他脑子有病。我老公就说了,以前不读书要打我,现在我读书了,又说我脑子有病。我觉得作为一个家长,不要标榜自己有多能干,孩子是因为他才有现在的成就。另外,孩子他有自己的决定,不要帮孩子选择他的未来。
打完孩子对孩子说:“我也不想这样,我这样做都是为你好!”不想做也做了,却没看出来有哪点是对孩子好的。还有些话是我婆婆常说的:“只要孩子不哭,要什么给什么!”,在她的观念中,只要孩子不哭,要天上的月亮都能想办法拿下来。还有一句“孩子那么小,他懂什么啊!”现在几岁的孩子,什么不懂,总是以孩子小为借口不让我教育。面对孩子的恶习,还会说“没事,长大就好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知道多大算长大,又能好到哪去。
我不喜欢父母老是用自己的习惯、喜好去局限子女。比如说爸爸小时候跑步很厉害,你怎么就跑不动呢?妈妈以前就梦想当钢琴家,你老瞎画什么画,快点去练琴!孩子虽然是父母的孩子,但也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想法。不要因为你喜欢红色回来给你的女儿买红色的衣服,听一听孩子的意见,她就是喜欢藏蓝色啊!不要因为你怕冷就不答应孩子去冰城看雪的心愿。
比如: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出现的问题,不由分说就打骂孩子,最后来一句“我是为你好!”孩子对事物好奇问为什么,结果家长不但不解释,还不耐烦的来一句“哪里那么多为什么?不要问我为什么!”孩子因为没见过一些新事物不敢尝试,结果家长“怕什么,我都不怕!”然后就强行要孩子必须去做某事。其实家长的这些偷懒的错误逻辑,非常伤害小孩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回家吃饭,我妈看着我,说:“儿子,你胖的都快炸了!少吃点吧!”我说好吧 确实胖了不少。正常吃饭,觉得七分饱了,撂下筷子,说不吃了。我妈:“哎呀就这两口菜啦,别剩下啊!还得占我俩盘子,正好锅里还有一口米饭,我给你盛了,你把这菜都给我打扫了!”于是,本来想吃七分饱,最后吃了十五分饱。
把自家孩子和别人孩子进行对比的时候,往上比。“你看王阿姨家的孩子都钢琴十级了还年级第一,你一天天的就知道玩游戏!”把自己和别人父母进行对比的时候,往下比。“我对你够不错的啦,供你吃饱供你穿暖还供你上学,你看好多农村家长根本就不让女孩子读大学,小小年纪就要出去打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