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归”有时候恐的是回家时候受到的关于爱的压迫!
★恐逼婚
这一类可能占了绝大多数。其实也不难想象,想念回家的也大多是在外工作的,而离父母远了,都是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工作事业都是一个人搞定的。(指单身狗,不一个人搞定也就没有被逼婚一说了~)那么这样的你肯定就会被父母各种担心,不知道你在外面是否过得好,也不知道工资够不够花。这时候他们做不到让你回到他们身边去工作,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你的另一半身上,希望能有个人替你分担,懂得关心你,两个人幸幸福福的过着小日子。这样就是父母亲戚逼婚的很大一个原因。
再还有一个原因,也就是父母年纪也渐渐大了,都希望能够尽快看到新生命的诞生,为家里添丁添旺,三代同堂,其乐融融,免得等到你的年龄也大了,选择范围小了找不到合适的~
minako寄语:没有父母不希望自己孩子幸福的,即使逼婚也是处于担心你的状态之中,请每个被逼婚的孩子多多谅解父母,他们也不容易,把你养大了,生怕后半辈子不能再照顾你了,多希望你能有个身边人好好帮你,所以千万别再”租男友,租女友“去欺骗他们了,把自己的感情之路好好想想才是正道!
★恐钱族
这一类可能你们没听过,我只是用了个代名词而已,为了整体协调哈~(咳咳,minako是一个重度强迫症患者,大概这辈子是没救了~)
钱分为很多方面,在我这里大概说几种普遍的情况。
1.工资不高,怕父母想多。
父母都怕你一个人在外头过得不好,有时候还会提出不够家里给的情况,这种情况恐怕很多人也都会害怕,毕竟都那么大了,于情于理也都不该再从家里拿了。所以每次被父母问道工资问题,都不太敢回答。也怕父母说:这么点工资,你不如到家里哪里哪里地方工作算了,工资还高点。这么一说你又势必会纠结。一方面想要自己继续保留在外地的工作,一边又无法拒绝父母的关心。(难啊~)
2.怕亲戚朋友的闲言碎语。
如果碰到亲戚朋友呢,则怕工资低了丢面子,说你从哪里哪里毕业,结果找了个那么不好的工作,还不如谁谁谁之类的,你的心情恐怕也会因此遭受打击!
3.工作了,经常还得给别人送礼。
工作了其实有时候你自己不觉得有啥,但是在别人眼里有时候就大不相同了!
去哪家玩,不仅没有红包收,反而还需要给你的小辈们包红包,给长辈们送年货,这一来二去又得大出血。所以钱的方面还真的是让人肉疼啊!
minako寄语:对父母亲戚说关于工作的事情,要不卑不亢,你要懂你还年轻,完全有发展潜力,现阶段怎样根本不代表以后是怎样的,坚持你的理想和你认为对的事情就够了,千言难堵,万言难挡,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言语,你自己心中有数就够了!至于输出的问题,要懂得适度,别啥人都送,也别啥人都送贵的,亲与不亲也要分清楚~
★恐闲族
这一点是某些工作狂的通病,闲不住,虽然有时候特别想回家,可是回到家中又非常的想去工作赚钱,这一类可能你们听到的比较少,但是我们的身边确实不乏这样的人,甚至于我就有一点这样的性子,闲不住,有时候特别想去工作,所以经常会被爸妈所担心~
每每回到家不过两三天,就开始担心自己没事情做会怎么样,日子感觉会无聊到发霉。
minako寄语:那就。。。找点事做呗,不管是旅游,还是走亲访友都挺好的,实在不行也只能睡觉了!
★恐饭族
过年出去就是大吃大喝,每天都在吃吃喝喝中度过,感觉下一秒自己就会被撑死了~
这样的人往往都是人缘不错的,人际交往范围比较广的。所以一过年了就会被不断的约出去聚会,饭局,而这样的人往往经历的越多,就越怕,甚至容易得肠胃病,大鱼大肉吃多了也不吸收,酒喝多了更是伤肝伤胃。
minako寄语:要懂得适当的拒绝,而很多人往往碍于面子不好拒绝,其实理由很简单:我要陪父母干啥干啥。其实就行了,他们也会理解你的孝心的,当然很多必要的场合还是去一下比较好!
我是一个95后,说一下我对于“恐归”的理解吧。
很多表情包能够形容我们这些不经常在家人的心情的。一回家,是宝;几天后,挨骂、被嫌弃、被各种各样的人嫌弃,都有一种想要离家出走的念头。可是,我没钱,只能变得乖一点,变得听话一点。早睡早起,家务全包,多干少说,不拖拉,总之就是好好的做,不惹爸妈生气,这样你才能稍微的安静一点,受欢迎一点 ,不被嫌弃一点!
恐归的人就不想家吗?不是的,他们也想,只不过在“回家”与“烦恼”之间,选择了不回家,选择了一种只有自己能懂的方式承担而已。所谓,有苦自己往心里咽就是如此。平时回家还稍微能够好一点,但是现在呢?现在正值春节,回家避免不了与七大姑八大姨等亲戚碰面,除了要应对爸爸妈妈的嫌弃与唠叨之外,还要应对各种亲戚。或许他们只是好心,只是想表达自己的关心,但是不得不说,他们的这种行为真的是很烦的,很没意思,还不如在公司加班工作,多赚点钱呢。
我们并不是不珍惜亲情,不是不心疼爸妈,我们只是不想被各种东西束缚,我们只是想过自己想过的日子。不结婚,是因为没有遇到合适的;不回家,是因为攀比造成的炫耀等花销太大,自己无力承担;不回家,是因为不想整日喝酒、整日应酬,将自己搞得疲惫不堪。我们只是想过自己的生活而已,只是不想勉强自己,给别人添堵而已。我们也想自己混的很好,我们也想回家,我们也想多陪陪老爸老妈,但是,总是力不从心,总是会因为各种原因,不想回家,想要离家。这种复杂的心理你懂吗?
春节期间的恐归心理太严重了,这主要还是各种社会的诟病造成的,还是希望这种畸形病早日康复。让我么能够好好的过一个年,好好的陪陪家人!喝酒、催婚、花销大这种事情,还是不要勉强自己,尽力而为就可以了。不勉强,尊重他人这是我们最后的心愿!
家,是一个走了想回,回了想走的地方。
过年,我们想回家,是因为家中有我们的牵绊,有日日想念的亲人。过年,我们想走,是因为内心的忐忑和不安。
过年回家的路,遥远而艰辛,但是想到远方翘首相盼的亲人,也是满满的幸福;但是过年回家的路,却又充满着“囧味”、“人情味”,七大姑八大姨一问成绩排名奖学金,二问工资对象年终奖,掺杂了太多,回家过年的体验也慢慢变得复杂起来。
越长大,越发现过年很难让自己真正开心、愉悦起来。
如果在外面“混”得不怎么样,会害怕亲戚问起来,一旦问起来肯定会影响过年的心情。“混”得不怎么样的情况,学生大概有三种:考试考砸了,全班排名倒数,奖学金泡汤了。至于外出工作的人,也有三种:工资没涨,年终奖没发或者很少,对象还没有找到。这些事情一旦被问起来,甚至还是一些跟这些并不想干的人问起来的时候,还得面带微笑不能生气,听着他们的调侃,忍受着不相干的人指手画脚,任谁都受不了几天,情愿找个理由提前离家为好。
至于混的好的人呢?也未必轻松如愿。也许很多人觉得,混的好的话,也就没有这种烦恼了吧。其实不然,混的好又能怎么样呢?无非就是亲戚问起来的时候,可以秀一下,让旁人羡慕嫉妒恨,然后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无他。但是糟糕一点的话,七大姑八大姨还会借机“蹭”一下,比如工资高的话,会想办法让你“救助”一下,单位好的话,会让你帮忙帮某某某找个工作之类的等等,总能让你无所适从。
无论是混的好的,还是混的差的,回家总有一些你不想应付,却又不得不去应付的“人情”,人情多了,总有最后一根压垮你的稻草,会让你想要早早逃离这一个原本那么急切回去的家。
社会的经济发展带给中国的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现在的生活已经完全好起来了,思想方面也变得有更多的层次,更多的想法,这就是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一个表现。人的思想是复杂的,而且各自都有不同的思维,有不同的行为,这就是现在社会的多样性,让我们的中国变得色彩斑斓。
中国春节期间出现一些有趣的事情,那就是有很多人主动要求加班,不敢在家里面待着。造成这个结果主要是因为家庭的一些压力造成的,比如回家以后父母逼婚,亲戚朋友问自己的情况,或者是没有赚到多少钱,怕回家连红包都发不起,这些事情的出现有很多的社会原因,值得我们探讨。
中国人现在富裕了,春节的时候传统的习俗多了起来,而且有一些风俗叫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办法接受,这就是新旧思想的一种碰撞,也是社会发展经常遇到的事情。中国的传统有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还有所谓的衣锦还乡,这些都造成现代年轻人的压力,恐归族的就是这样产生的,也是值得大家理解。
其实春节是一个好节日,是全家人在一起快快乐乐过节的时候。大家对于传统里面习俗要区别对待,比如孩子们结婚的事情确实很重要,但是要引导孩子们自己去主动的寻找自己的爱人,而不是春节回家逼迫质问,作为年轻人要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知道他们的苦衷,理解他们的心情。
对于亲戚朋友和发红包的事情,大家量力而行就可以了,能应付的就礼貌性的应付一下,发红包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不要一味的要面子,红包就是一种快乐分享,不是拼面子的凭证,不要给自己压力,放松的回家,放松的面对春节的传统。因为我们生活中不可能事事都如意,但是我们春节团聚,一年可是只有一次。
作为一个95后我还是真的挺想假期结束的。
我是一个在校的大学生,我还是挺想早点儿从老家会去的。我老家呢其实也不是特别的偏僻,只不过不怎么繁华,交通不方便、购物也不太方便,尤其是我老家没有装wifi,手机的信号也不是太好,所以难免觉得生活不太自在。
除了生活上的问题之外呢还有一些是让我非常想离开老家回自己家的。第一个就是大学生嘛没有作业,平常在家里也没什么事儿做,就会玩玩手机啊玩玩电脑什么的,有时候帮家里做些家务,但是呢家长有不喜欢我们玩手机电脑的,我们闲着也是实在无趣,出门也没什么朋友毕竟生活圈就不在这里。第二个就是总会被人问,你在哪里读书啊学习的怎么样啊有没有谈恋爱啊等等的问题,所有的长辈都还是觉得自己没有长大,什么事情都要管着,就自然会引起95后的反感。
再说说那些已经工作了的95后们。回到家后最先的感受应该是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然后就得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追问了,问工作的,问爱情的,问婚姻的,这会让95后们觉得非常的尴尬,甚至达到了反感的境界。还有种种生活上的不习惯都会让95后们觉得非常的不适应,总觉得没事儿做。这也是因为在平常的时间里,大家的关注点更多的放在了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上面,在春节期间,空闲时间太多了,就打乱了大家中规中矩的生活习惯,这也就导致了人们越来越不喜欢回家了。再者就是和父母的代沟,父母严重的退出了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圈中,导致年轻人回家后和父母的交流与沟通越来越少了,导致两方的精神上有着一定的空缺。
还有就是现在的年味越来越少了,感觉上就对这样的放假减少了很多的期待,而且没有了一个长期坚持的目标。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
蒲公英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
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
子弹退回枪膛,
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
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
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
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
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
你还在我身旁 。
这是香港中文大学《独立时代》杂志微情书征文大赛一等奖作品,初看感动,再读感伤 。
对于父母长辈来说,我们永远是个孩子,他们对于我们的关心可能念念叨叨,可能啰嗦,但是归家的孩子们也该知道,当我们长大了,忙与工作了和父母的时间少了,仔细算算,一年见不到几次面,一辈子的见面次数可能都能够算出来了。
我们永远是父母的孩子,家也永远是我们最温暖的地方,很多人恐归家,其实想想过去的点点滴滴,被父母念叨几句并不是什么问题,有时候父母跟不上信息化社会发展,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跟不上年轻人的理念,但是这并不能怪他们,为了你能够衣食无忧的生活,为了这个家操劳了大半辈子,哪里还有时间去追求潮流,追求年轻人的新鲜事。
还是得多回家陪陪父母,对于他们来说,你是他们唯一的依靠,他们也需要倾诉,也需要找个人来聊天,这就是你,只有你,他们才能掏心子的聊天,或许有的父母不太会表达,或许有的父母对于很严厉.......但,请相信,只是爱的表达形式不同。
所以,过年的时候还是在家吧,陪伴父母聊聊天,教他们使用使用微信,帮家里做做家务,耐心听听他们的唠叨,哄哄他们的小情绪,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那么,你会悲伤和后悔的是一辈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