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提升自己的境界。境界提升了,自然会得法喜充满。由此可见,快乐是真正的重要,富有对一个人来说不重要。现在科技是进步了,人的价值观却衰落了。现在人的价值观是看金钱多少,你说这算什么?这个社会有危机,如果大家只看利,人生价值观是用金钱来衡量,这个世界危机就现前了。为什么?逼着大家不能不去争利,争到最后就是流血战争,就是世界毁灭。中国古时候的教育,是讲仁、讲义、讲道、讲德,轻视名利。从前人的生活纵然物质生活贫乏,他心是清净的,心是定的,他能跟大自然融成一片,过的生活,我们中国人描述的诗情画意,那是人生,他真有享受。现在人享受这些物质文明,乐中有苦,你要认清楚。现在人一味追求物质享受,舍弃了道德、舍弃了伦理,把人生的价值忘得干干净净,那不是福,那是祸。所以我们的享受,跟古人相比,差得太远太远,真的是天壤之别!
“孩奴”的非正常心理———过分追求物质,主动养成“奴性”父母一生为子女打拼,成了“孩奴”,很多人觉得这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不过也有一些人认为“孩奴”是部分家长过分追求物质的结果,是被夸张的“孩奴”恐惧症。“孩子要吃好的,穿好的,孩子全身上下都是名牌。”“奶粉都要原装进口。”“上学要上名校,望子成龙就要给孩子上各种早教班。”……其实,这都是物质压力下家长的“奴性”,是对高消费行为的普遍夸大。他们因为对孩子寄予了太高的期望,所以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而失去了自我价值,这种“奴性”不值得提倡。
“奴性”表现一:孩子是唯一的生活重心:很多孩子一出生,父母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孩奴”。从清晨的冲奶粉、洗刷奶瓶,到洗尿布、洗衣服,直到最后的做饭全都是父母亲力亲为,孩子的喜怒哀乐成了父母情绪的晴雨表。虽然明知道自己对孩子过于紧张的情绪影响到了家人,甚至忽略了夫妻之间的感情,但他们仍然执迷不悟。心理专家认为,生活重心过于偏重孩子,对自己和孩子都是太大的负担。建议父母给自己和孩子更大的独立空间,多关注自己精神状态的愉悦充实。
“奴性”表现二:凡是孩子的消费就失去理性:很多年轻的父母为自己的宝贝选择物品时,偏要挑选价格相对比较贵的,一件普通的婴儿装就要花上几百元。在教育方面更是不遗余力,为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优越环境,家长不惜花高价买高档玩具,一套布偶玩具动辄千元,拍一套儿童照优惠价就2880元。众多商家也盯住了儿童消费这一领域,儿童消费正成为越来越多家庭无法承受之重。富养孩子,渐渐演变成为单纯物质上的富足。为了让孩子去名校,不少家庭在名校地段购买了昂贵的房子,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1)不要让物质享受迷惑了自己,尽可能低调,以免吸引那种看表面条件的朋友。
我也认识一些人,生活条件也不是很好,却有一辆宝马或奔驰等辨识度高的好车。
买车的首付通常就耗光了积蓄,每个月养车和还车贷,让他们的工资又所剩无几;但是好车可以装点门面,可以泡到妞,这让他们很有面子。
关于消费,一直有各种不同的声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也赞同不能委屈自己,要享受最好的。那到底什么是最好的呢?是不是最贵的就是最好的呢?如果全面升级生活,你能够承受所有顶级的生活配置吗?有一个朋友建议不要买别墅,因为他发现买了之后,要想住得舒服,装修需要500万。
最可怕的是一旦选择了另一种教育方式,基本上就不可逆转了。我们身边有很多看着表面光鲜的例子,实际上过得如何只有自己知道。
(2)好的生活态度是用心但不浪费钱
我喜欢奢侈品,每次去逛奢侈品店,对里面的东西都喜欢得不得了,但只在自己取得了重大成绩,奖励自己的时候,才会买一两件。我喜欢的东西很多,我喜欢看书、旅行;也喜欢大房子、豪车,但喜欢不代表一定要拥有。对于物质享受,我更愿意过让自己毫无压力的生活。这么好的东西,拥有了应该给自己是加持作用,变得更自信或更美,而不是变得焦虑,迷失自我。
就拿我们家装修来说,我们想着花了这么多钱买房,一定要住得舒服,在装修上用了很多心思,但总体来讲,花的钱也在自己承受范围内。我们家最贵的就是床垫,我和刘先生都是脑力劳动,休息好对我们来讲很重要,床什么的,都是选的最基础款,一个设计师品牌。衣橱和柜子都是找师傅自己做的,只让某品牌做一个门,保持美观。每一个品牌的选择,我们都要求满足80%的需求,性价比最高,再好一点,价格可能就提高不止一点了。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态度,用心但不浪费钱。
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提升自己的境界。境界提升了,自然会得法喜充满。由此可见,快乐是真正的重要,富有对一个人来说不重要。现在科技是进步了,人的价值观却衰落了。现在人的价值观是看金钱多少,你说这算什么?这个社会有危机,如果大家只看利,人生价值观是用金钱来衡量,这个世界危机就现前了。为什么?逼着大家不能不去争利,争到最后就是流血战争,就是世界毁灭。中国古时候的教育,是讲仁、讲义、讲道、讲德,轻视名利。从前人的生活纵然物质生活贫乏,他心是清净的,心是定的,他能跟大自然融成一片,过的生活,我们中国人描述的诗情画意,那是人生,他真有享受。现在人享受这些物质文明,乐中有苦,你要认清楚。现在人一味追求物质享受,舍弃了道德、舍弃了伦理,把人生的价值忘得干干净净,那不是福,那是祸。所以我们的享受,跟古人相比,差得太远太远,真的是天壤之别!
常听人们说物质生活过于丰富,人就不去追求精神生活的更高层次了,有一种原因是人的内在品质的问题,黄金,与泥土的区别是很大的, 第二,欲望的满足是无止境的,一个欲望的满足,另一个欲望早已迫不及待的需要满足,绵延不绝,无止无境,一般的人是无法摆脱这固定的轮回 第三,想想吸毒者,他们的心思会放在哪里呢?当然这例子是有点极端. 第四,人在对世界与人生没有一个正确性的认识之前,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是分不清的,很多的人只是看到眼前的利益,眼前的享受,也因此为眼前的利益忙碌奔命,竭尽所能, 第五,正是世界观与人生观不同,有些人只相信只有今生,而有些人相信有来生,等等有着完全相反的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