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的过程,大部分都是一个人和自己对话。年轻的时候,能有一个时间,心无旁骛地去思考一些形而上的问题,在世俗繁琐的人生中,有一小块心灵自留地,其实是幸运的。在读博的时候,我常常觉得写完博士论文就万事大吉了,可真到了写完论文的那一刻,我才知道,这只不过是一个开始。
文学研究不讲究团队合作,跟理工社科呼啦啦地一起做实验跑数据去田野不一样,基本上学术生活就是三件事:看文本,刷文献,开脑洞。换言之,就算是同一领域的同行,也最多保证文本基础和数量差不多,文献上略有交集就不错了,至于脑洞的方向更可能南辕北辙。
在生活中有时候很难约到人一起出去,因为大家都很独立了,有各自的项目要做,而且毕业压力蛮大很多人简直要住在图书馆。在心理上就更是这样。我在家的时候和在学校外遇到越来越多不理解的声音,会让我感到有些焦虑。
文字学博士还是需要积累的,这意味着我的时间绝大部分需要分给学术。当然正常的社交和出去玩是不会影响的,只是以前用来熬夜打游戏刷电视剧的时间最好还是用来看书吧。
最大的体验应该就是孤独吧。倒不是生活状态的孤独,大部分文学博士们也有正常的社交活动和情感生活;这种孤独更多的是心灵状态上的,一种隔行如隔山的独行感。
每个生命个体说到底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随着年岁的增加,都会发现能说上话的人越来越少了。然而读博会让一个人比同龄人更早、更深入地体验这种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