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和一个没有感觉的人继续处处不等于一定要和他结婚,他想和你继续处处也不等于他一定要和你结婚,如果连这个基础的成年人知识点都没有搞清楚,那真称不上熟女二字,对亲密关系的理解还陷入在等待一个白马王子从天上降临的小学女生。如果随着年龄的增加,韧性、忍受能力和心胸没有进一步提升的话,那生活只怕会越过越没意思的。其次,不管多少岁,不管条件多么好,每个人和另一个人长期相处的过程,就是一个明白什么标准可以降低的过程。每一个人,和他人在长期相处中,必定有降低标准的时候,因为只有通过亲密的,长期的交往,才能知道要别人完全满足自己的标准那不叫爱,叫做控制狂。所以不要把降低自己不合理标准说的那么无奈,年龄和性别都是无辜的……不是每个年少时候的想法都叫理想,有些只是幻想。最后,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婚姻,但是大部分人都需要几个可以互相信任和帮助的朋友,我们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我们需要信任和帮助,但不管是要交朋友,还是要交男朋友,不要老想着自己的条件并以为是优点,而去多想想别人需要什么,我可以提供什么,友谊和爱情的妙处就在于许多彼此需求都是非常个性化的,而且每个年龄段也会有不同的想法,有些事情早做准备不吃亏,一个人在牛逼,失去了16岁的心动就是失去了,失去了26岁的同甘共苦就是失去了……失去的岁月补不回来,和一个还不那么熟悉异性吃饭的茫然、矛盾、不安、试探和反复,尝试下,咀嚼下,在这些反复中观察自己,观察别人,人生只会更精彩。
不同的人对爱情的需求程度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就像有的人隔三差五喝一杯酒,觉得还不错。有的人却嗜酒如命。你愿意没有酒精度过余生吗?有鸡鸭鱼肉,有瓜果蔬菜。对于我来讲,我觉得还不错嘛。对于酒鬼来说,你这无异于要了他的命。你愿意没有爱情度过余生吗?可能婚姻还不错,配偶体贴,有大房子,有春暖花开。 对于有的人来说,可能还不错。但对我而言,无异于要了我的命。每个人对爱情的需求是不同的,劝说他人“追求爱情”还是“选择平淡的婚姻”没有任何意义。瘾君子去劝别人,没有大烟你怎么可能过得下去!那样会死的!相信我!他人却投来鄙夷的目光。爱情对我来说就是鸦片。吸一口,飘飘欲仙。吸不到,萎靡不振。你问我,你愿意没有爱情度过一生吗?我不愿意。那样不如杀了我。你问我,我建议你选择爱情还是“合适的人”?我想说,正视你自己,正视你自己对爱情的需求。爱情对你来说,重要吗?你自己知道。我不知道。
不要因为想结婚而找人,而要因为想要人陪伴而结婚,很多悲剧就因为人们选择了前者。中国人很讲究仪式感,人到了一定岁数要结婚也只是个仪式,如果不想有人陪的话请不要踩进这个坑里。至于是否要降低标准,其实也有句差不多的话:不要因为要结婚而降低标准,而要因为喜欢而降低标准。很多悲剧还是因为人们选择了前者。我们对于构想中的另一半往往会有很多幻想,比如说我一直想要个贫乳长腿眼镜娘能够和我一起打RPG玩DND看美剧漫画。我还在等这么一个人出现,不会因为要结婚就随便找一个。但是,如果哪天我遇到这么个人,她不戴眼镜,她腿也不长,完全没接触过DND而且是个游戏白痴,但是我发现和她聊天很舒服,我发现和她在一起很开心,我发现她不在的时候就一直在想她——那么我是不是还会在乎我想要的标准“贫乳长腿眼镜娘能够和我一起打RPG玩DND看美剧漫画”呢?应该就不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