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识只身一人北上扬名。要说是为了利,有些冤枉他。都说了是先报师恩,再振家业。开宗立派,名利自来。武人多想开宗立派。是人都知道名利是好东西,却未必开宗立派的直接目的是名利双收。只是入世争名,水晶环入面糊盆。
陈识收耿良辰,存了毁他的心。好理解。毁一个天才,成就一个门派。他开始是这么说,临了心软,没做好准备。师徒之间有利益契约。我教你真东西,你替我扬名立万——给我当靶子,替我挡枪子。徒弟心里真没数么?看上了师娘追进门的小子,被收成徒弟,难道没有自己不受待见的自知?温情脉脉单纯美好的师徒情谊不适用于此。师徒之间,绝不止场面上的父慈子孝,往往有爱恨纠葛。功夫要发展,门派要立足,徒弟必然要超过师父。一代不如一代,哪里还有功夫?有许多东西确实就这么没了。算到传承者头上,要骂一句“对不起祖宗”。而徒弟学走真传,立身扬名之际,师父也是垂垂老矣。人世之中没有许多良心,远近的利害,或许只有真正面对这些的人算得清。捱了谢师锤师父要请客,面子里子上都讲得通。武行明面上是忠孝节悌,内里终究是鹰狼。陈识决心毁耿良辰,因为“他是个小人”。然而耿良辰死后,廖凡劈桩的戏表现出的是心痛到极处。徒弟是师父一生心血所系,如同铸剑以人祭,自己亲手成就的艺术品,宁可被他杀了,都不忍心毁了他。《师父》里林希文阴谋毁了郑山傲一世英名,郑山傲的两根手指已然碰上了林希文的眼眶,却最终没能抹林希文一双眼睛。有人说郑山傲是怕报复,这想法很对,可未必见得是十成的原因。
师父固然骄傲,但也并非不知变通。他年轻时经历家变,从富贵到一贫如洗,跑过镖,从过军,见多了三教九流,知道为目的不择手段,仁义讲多了,事情就做不成。
但武人也有痴心,门派间为名利勾心斗角,咏春与八卦也能找到渊源。真心与私欲相互交织,对女人的爱是利用,也是羁绊,本来只是简单利用的徒弟,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情义。
可事情终究是走到无法挽回的一步,武林成为军阀眼中的肥肉,体魄强健的拳师就是督军们最好的招牌,招牌吸引兵源,有兵就有地盘,有了地盘,钱和权力便相随而至,这是更上层的生态。
武林虽然落魄,依然不甘被白白吞食,但大势面前,一帮微渺的武人无力以对,不过是抱着好日子得过一天是一天的心态,用孱弱的力量反击落单的敌人。阴谋、陷害、谋杀,面子上还是意气风发的长袍马褂,是形式感十足的规矩与礼貌,但骨子里,却已经完全崩坏残缺,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的中华武士们,要面对注定而来的消亡。
徐皓峰其实是用非常武林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反武林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