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心是纯真的,没有烦恼和各种压力。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人都会忙于事业,或者有的还在迷失中。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我的美术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忙字,拆开来看就是心亡。解释就是忙的人心已经死了。我想老师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多关注自己的内心,内心的快乐其实不需要任何条件,但有的人却给他加上了条件,比如我开上跑车,住上别墅就很会快乐,其实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初心,无条件快乐的初心,所以快乐原本在此刻,但你却定义到了未来,那你的快乐永远在未来,就永远无法在此刻体验到快乐。所以活在当下。进驻当下,体验无条件的爱,和谐与快乐。
人活得不快乐,是想要的东西太多,自己却不曾真正努力。活得不快乐是因为太玻璃心,别人一条信息没回就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因为别人一句呵呵就觉得对方是讨厌自己。不快乐是因为你投入了大把时间和精力,到最后却没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那种一瞬间被失落灌满的样子让你感到完无奈。你不快乐是因为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希望你每天那么忙,做的每件事都是自己喜欢的。希望你爱的人也一样爱着你,希望有一天你的笑容全都发自内心。你值得真正的快乐。
小时候的生活两点一线,除了成长环境特别复杂或恶劣的,大部分都在父母呵护下长大。每天担心的不过是作业没做完,考试没考好,暗恋的人好像不太注意我,和好朋友吵了架。至于国际形势,社会议题,经济压力,完全不关我的事。烦恼的程度和重量级是很弱的。很多体验都属第一次,很多要求都是可实现的。有无数憧憬,有坚强后盾。记得小时候,每次家长不在,偷看电视,广告结束,响起天可崩地可裂海可枯石可烂,我们肩并着肩手牵着手,每天两集还珠格格就开心的要命了。
因为会越发的被别人左右,如果你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自己的一套活法,完全无视大众,还能赚到生活所需的费用,那就还是好的,不要盲目跟风,也不要管别人说什么,你的人生目标在哪里,你就往哪里奔走,可能是自私,但是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自私,可以维持相对的快乐。
知足常乐!人往往是巳经拥有了的东西,感受不到。没有的东西,不停地追求,求之不得,肯定会各种烦恼,痛苦。人,往往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在这现实金权社会,必要有车有房有钱,才可能找得到老婆,要保持知足常乐也不容易,不快乐压力大也实在正常。
因为大学毕业后两到三年,我们都会面临准备结婚,而结婚的前提是有房有车,这样一来我们都要去挣钱,没时间想快乐与否的问题,和同学朋友交流更多的是如何赚钱,不谈快乐与否的问题,这样一样,我们就会孤独,孤独就意味着不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