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个问题时,我脑子里在想我们之前的同学聚会是在哪一年?多长时间聚会一次?脑中搜索了一圈又一圈,发现我参加的同学聚会少之又少,记忆里也都是残缺不全的了。那这是为什么呢?是同学们不想聚?还是我特殊从来不参加?答案都是否定的,是有时突然觉得所谓的同学聚会变成了某些人的专场,各种装逼各种攀比有时竟然会略带嘲讽。实在是受不了这样的气息,最后导致我不在参加这样的聚会,与其参加这样的聚会,还不如自己带着手机去公园拍拍外景,享受下当前美好的生活。
我们来解析一下当前聚会的主要特点:一是问你成家立业娶妻生子又或者是不是已经嫁为人妻;二是问你现在过的是否好,工作于哪?年薪多少?有没有车?有没有房?三是存款多少,不动产有多少?人脉关系如何?总之一句话,貌似句句离不开“钱”,假如你月薪三千和月薪三万的在一起,三千的会觉得自己混的不如他好,心里会别扭总会觉得矮人一等,而对方却又在想当初上学时你不是怎么怎么样,现在沦落到月薪三千,这是得有多落魄,而自我优越感逐渐上升,总在说话时,以富人姿态要帮助对方。
现在同学聚会的动机和本质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不像当年学校生活时那样单纯,真正很纯的同学聚会很少,却也只存在于那几位要好的同学,中国人爱攀比,这是人性,混的好的大家都不会排斥,而混的不好的会不好意思,别人也懒得搭理。所以这种差距会在同学聚会上表现的非常明显。
人们在学校毕业后,经历了社会生活,摸爬滚打中前进,心力交瘁,人也会变得越来越敏感,越来越世故。同学,这美好的名称更适合出现在校园里,是在那青春岁月里激情燃烧着,同学应该是青春作伴上升到思想交流和分享智慧,其次是事业上的支持或者伙伴,最要不得的是论是非,攀比心态,不要让同学聚会变味,既浪费了时间和口水,又破坏了同学们之间纯真的感觉,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说到底,同学里感情好的就那么多,同学之间也是分类的,一类为上学继续深造的,一类早早进入社会努力工作生活的,而老话说的好“道不同,不相为谋”同学之前也就分早早的分成这两类。因为道不同,所以话就不会多,而参加同学会每个人的心思又是不一样的,有的只是单纯想聊聊以前回忆过去,有的是为了显摆自己现在过的怎样怎样好,,有的只是为了跟风,别人去,为什么我不去,而有的人去参加是为了增加人脉顺便扩充自己,每个人的心思都不一样,都是带有目的而去。没有了当初的那份简单与美好。
首先,我并不是来吹牛逼或者臭显摆的。我月薪一万,家境也还不错,在同学里算是混得比较好的那种,但我并不喜欢参加聚会。现在的聚会,不是攀比会,就是小道消息会。“XXX当年喜欢XXX”这种无聊的话题贯穿聚会始终,无聊透顶。而我这个人比较低调,荣辱不惊,你混得好我不嫉妒,你混得不好我也不歧视。你家里再有钱也是你父母的,跟你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你再牛逼能有王思聪牛逼?你爹再牛逼能有王健林牛逼?我不参加聚会,纯粹是被某人给恶心到了。此人是我一个同学,在学校里就是一个渣子,不好好学习天天打架那种。关键是你真跟热血高校里的小栗旬那样也就罢了,他还属于那种逮谁惹谁却又谁都打不过、天天被别人按在地上摩擦那个类型。曾经找过我的事,被我一个胳臂肘打在鼻梁上。此人下文统称“脑残”。有一次我和当年两个最要好的同学去KTV(我参加的聚会都是超小范围的,几十个人一桌互相吹牛逼的聚会有多远滚多远),边吃边唱,结果唱着唱着竟然闯进来脑残这个愣头青。脑残说他在大街上看见我们几个进了KTV,于是厚着脸皮讨杯酒喝。算了,你来就来吧,叙叙旧也好,毕竟也是同学一场。最牛逼的是过了一会儿竟然又来了几个陌生人,都是脑残的朋友,是被脑残叫来的。几个人在包间里吹拉弹唱,倒是把我们几个人晒在一边,还嫌音响不好、饭菜不好。终于,我怒了。我问他,知不知道今天谁掏钱?脑残说,管他谁掏钱,大家玩得开心就好。呵呵。既然你丫这么流氓,那就别怪我更流氓了。我们几个分批出去,换地方玩。我走之前,给包间里要了一个4888的套餐。你们这么牛逼,我得把你们伺候好了啊。顺便说一句,我去的那个KTV有一个好:后付费。
这种聚会更多的时间是在攀比:你有多少多少钱,你当了多大多大官。那里还有时间去留恋过去,记起曾经在校园中的那份友情。
你们同学聚会还问月薪呐?是说聚会捎带着招人吗?
”成功者”的聚会!
混得好的总是希望同学聚会~显摆
混得差的总是害怕同学聚会 ~自卑
就这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