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不过恰好分到了同一个班里,在终点各自精彩的人生道路上,刚好同路走那么一小段而已。如果刚好合得来就成为朋友,合不来也就保持距离,就和每天早上通勤高峰的车厢里,彼此记得住脸孔却从未相互搭讪的上班族一样。
-2 -
一个好的集体,不需要荣誉感,也不会因为谁的缺席而立即瓦解。
你想做科学家,我想做教师,他想做商界精英,我们心里认同的「有价值」的事情也都完全不一样。
讲真,就算去相亲,两个人觉得不合适,也会不加遮掩地表现冷漠,而我们却要牺牲自己追寻目标的时间,去维系这种并不令人高兴的集体关系,去为毫无归属感的班集体奉献。
这其实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班集体」这个概念强加在了我们头上,使我们必须为其作出牺牲,以免成为罪人。明明没有了谁地球都一样转,可这个集体却会因为一个人的缺席而影响荣誉。
前不久,央视财经《遇见大咖》里的一段视频热度特别高。京东聚餐会上,镜头拍到刘强东的时候,坐在他身边的副总杜爽抓紧机会跟他说,自己怀孕了,四个月。
刘强东随即恭喜她,并告诉她要休息保胎,按规则就是应该休息的。
「你这体质,我倒希望你去多请下假,说实在的,你们休假也给弟兄们一点机会,有时候不要认为自己一天不在了整个部门就散了,不会的,我在美国八个月公司都没散过。是不是,你也当如此。」
不讨论职场中的潜在套路,这段话也反映一个重要事实:一个好的管理者,一个好的集体,是绝不会因为哪个人不在了,就立马崩塌变形的。
平心而论,公司这种情况会牵涉到职场地位,工资多少,可班集体既不发工资,也没有很对自己口味啊,换一个班集体也没有什么不同。
-3 -
「集体」的产生,是价值观的形成。
主动加入的集体,有相似价值观产生的共鸣,让一个手足无措的人变得更有勇气。比如一个项目组,一个数学竞赛组,一个社团小组等。为着共同目标而聚集,他们并不介意为集体让步,因为集体的一小步,就是他们个人的一大步;
被动形成的集体,有时候会产生盲目的热血,让一个停下来思考的人变得不合群,变得没有集体荣誉感。比如一个班集体的一次无意义的座谈会,我们要强行对着没有共同语言的同学,搜肠刮肚去想一些话题打破尴尬,并且别被隔壁班的热闹比下去。
为着集体荣誉感,脸上笑嘻嘻,心里mmp。
之前腾讯有一系列的广告文案,描写了年轻人的职场生态。
「公司周末要加班,没有回去参加奶奶的葬礼。」
「跟我谈了七年的女朋友分手了,如果我有更加多的时间陪她的话??」
「错过了婚礼,不联系了。」
可这起码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即使工作辛苦也想做出自己的事业,回报就是工资,成就感,职场进步。
大学里,在不违法犯罪的情况下,坚持自我又有何不可呢?当你非自愿去牺牲娱乐时间去维持可笑的班集体荣誉感时,你会越来越害怕这样的任务和活动,甚至对你曾钟爱过的事情产生怀疑。
那些以「集体荣誉感」为名,想空手套白狼的人,不是有点可怕吗?
我就属于对公司活动一点都不感兴趣的人,但我依旧热爱工作,热爱公司文化。虽然我觉得这跟我们公司安排的活动有极大的关系。
可能性格原因,我不怎么爱动,做事情也很有目的性,比如逛街前我就已经知道我要去哪家店要买什么都已经计算清楚,很少会浪费时间在慢慢转悠这件事情上。
对我而言,工作的时候我已经在认真工作,下班了之后我的私人时间我想自己安排,周末的休息时间我也想自己安排,不想因为临时的一些活动打乱自己的计划。一旦打乱出现偏差,整个人就会出现很烦躁的状况。
其实,我很好奇,为什么很多公司的行政部都觉得安排所谓的团体活动或者培训可以加上员工之间的团结活动和增强企业凝聚力,我觉得二者之间是有联系的,但不是跟活动这两个词有联系,或者活动的内容本身我反而觉得,行政帮着点几家好吃的外卖,大家中午的时候围在一起边吃边讨论边打趣更显得气氛和谐。
很多的公司在安排活动方面都有一定的成本预算,越来越多的公司倾向于安排拓展训练,我的朋友圈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被这类活动刷屏,因为大家都刚刚入职。后来,我真的是拒绝参加此类活动,累人累心又劳力,上班已经决定很辛苦,就想歇口气。不过,有些时候就非常偶尔,一年差不多有一次安排的活动非常的好的话,我也是磨肩擦掌,跃跃欲试。
不过我也发现,公司的活动安排的再精彩,还是会有人视若罔闻。公司里面已婚已育的小姐姐,还没到下班时间就想提着包飞到家门口,看老公、看宝宝;某些以游戏为人生使命的小伙伴,也同样宁愿躺在自家空荡荡的沙发上,也不愿意凑热闹堆。免得,妨碍打游戏。
我从来不认为,一个人频率比较低的参加公司活动,就说明她性格孤僻或者说不愿意跟同事相处,甚至不团结。我只是觉得,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去做,远此虚伪的友谊要来的实在。其实,同事之间的关系太脆弱,可以努力去维持,但是没有必要刻意,舒服最重要。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也可以换一个角度,这么问——公司活动为什么吸引不了有些人的兴趣?单方面找原因是一件过于困难且复杂的事情,双方面追究原因反而清晰了然。
你要问起这个的话,我就只能说你是太无知了,应该是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对公司的各种活动都是不感兴趣的好吗?我们想要的生活就是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娱乐的时候娱乐,下了班以后根本就不想为了公司或者同事浪费一点时间。
倒不是说不把同事当朋友,但是出了社会以后,能把公司的同事当成知心朋友的概率,简直是少之又少,毕竟大家思想都没有那么干净纯粹了。而且也各自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平时放假约人的时间都不够用,哪有那个国际时间去参加公司的活动,所以对公司活动不感兴趣的唯一原因就是真的没兴趣。
因为同事之间都太假,活动中都很拘谨,玩不尽兴,感觉只是形式,还耽误自己的时间,所以不积极。大概是这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