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最苦的时候是小学和初中的时候,那时候因为家里没有钱,只有我奶奶抚养我和我弟,我上初中我一周的生活费的只有5元,基本每天只吃馒头,所以导致了发育不良,对比同期我老公他初中一个星期的零花钱都50元了,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我奶奶给了我和我弟两毛钱,买了一个辣片,我和我弟分着吃,我们让我奶奶吃她说她不吃,最后就尝了一小口,我们三个坐在堂屋门口,那个画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7年,初二的时候开学没多久,我奶奶要过生日了,为了给她过生日我一直存钱,但是生活费太少,也才存了几块钱,我就把我奶给我要交住宿费80元,用了一点准备给她过生日,那天我买了一个蛋糕,一把香蕉,简单炒了两个菜,还有什么我忘了,那天我奶奶特别感动,她哭了,从那以后一直到现在她总是说这个事情,去年过年的时候和我弟提到了这个事,没想到他还记得,他说那是他印象中很丰盛的一顿饭。我只是觉得,当你想向你爱的人表达爱时,而自己又没有钱时,钱真的很重要。它能使我们爱的人快乐,拥有一段美好的回忆。至今我从未告诉我奶因为推迟交了这80元住宿费我受了多少屈辱,老师总是在班里问没有交钱的站起来,只有我自己,当着全班人的面老师让我回家要钱,而我哭着回去后却什么都没有说。
我记得去年爸爸住院的时候,在门诊遇到一个五十多岁的阿姨。穿着破旧的花格子衣服和一双布鞋。手里拿着一个单子,一直在大夫旁边转悠。等大夫不忙的时候,她凑到大夫跟前。一口方言怯怯的问到,“大夫,这个检查,我能不能,能不能不做了,有点贵。”大夫说,“大姐,咱这不是去菜市场买菜呀。”“可是,我觉得也没有大碍了,就是稍微有点疼,给我开点止疼药就好了。”她说话的声音越说越低。“这是医院呀,我也不想让你检查,可是你的这些症状,不检查不行,很危险的。”阿姨又无奈的看了看单子,叹了口气,向门口走去。门口一个一脸焦急的男人在等着她。阿姨把单子给他,细声细语的说了句“也没大事,咱不检查了,回家吧。”其实就是个几百块钱的胃镜检查。今年和爸爸去医院复查的时候,因为和医生已经熟了,问起了这件事。医生说,他对这件事印象也挺深的,那个女的半年后又来检查一次,胃癌晚期,直接回家等着去了。估计撑不过下个月了。其实我们都知道,就算那次她做了检查。也未必能治的起这病。她可能是家里的半个顶梁柱。也可能是几个孩子的妈妈。所以你看,钱有多重要,真的不好说。取决于你有没有,你有多少。你有它的时候,它一点也不重要。你没有它的时候,它就是命,甚至比命重要。
简单来说,钱像火,你是多大的和尚就敲多大的钟,你有多大本事就赚多少钱,否则钱太多却没什么本事,只能引火烧身。所以,尽管有如此如此如此如此的弊端,钱还是坚挺得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存在就是道理,钱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能衡量价值的。所以如果你没有钱,在父母眼里,你还做不了什么大事,也许你的工作还还不了房贷养不起孩子,你还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有了钱至少可以证明无论多大的风雨,你自己是有价值的,独立的,能承担的,父母再和你讨论任何事情的对错的时候,都不得不站在一个相对平等的立场上,商议,讨论,他们的观点当然不会变,但一定有更大接受的可能。
在我看来,钱是一种载体,他是价值的实物化显示,也许他不能完全代替价值,但至少他能代替绝大多数的价值,毕竟世界上没有万全的办法,价值的实物化体现以便交换也有他的弊端。但弊端有也得用,因为毕竟利端要远远大于弊端。所以,很多人爱钱,恨钱,不懂钱,是因为大多数人看不到钱的双向性,只能看到拿钱能换来东西,却不知道并且不关注自己拿什么换来钱,也就是说,自己没有价值的人因为看到钱永远不往自己的兜里跑而惆怅,嫉妒,甚至生歹意,这就是价值用钱实物化的弊端之一。
一个人的肉体,金钱,精神都是那一个人的,为什么不能因为爱他的钱而爱他?只要对方肯对女生好,长的不磕惨,适合婚姻,为什么不能结婚呢?其次,有感情但是没钱在这个社会里会比较爱的无力, 努力赚钱也属于感情的一个成分。
在一个熟悉的城市里,肚子空空,没钱吃饭,没有朋友在身边,没有手机,甚至连坐公车回家的一块钱都没有的时候,真的意识到钱很重要,钱不在于多少,而在于真的失魂落魄的时候是否还有自己给予自己的最后的一丝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