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认为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什么美好的东西,除非能给我们带来利益,他们对待朋友就像对待他们的牛羊,在他们的心目中,能给他们带来最大收益的东西价值最高。因此,他们不可能得到最纯真、最具有自发性的友谊,这种友谊以友谊本身为目的;他们也不能从自己的经验中领略到这种友谊的力量、性质和范围。因为每个人爱自己不是因为可以从自己身上获利,而是因为他是他最亲的;除非把这样的情感转移到友谊中,否则不可能找到真正的朋友;因为朋友就是另一个自我。
在我看来,重点似乎不在于好朋友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否是靠利益维持,而是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就是愿意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作是靠利益维持,而且坚信不疑;这么一来,事情的真相就很难说清了。比如,你的朋友出于你们的友情,就给你买了一盒巧克力,而你也很高兴。那些人这时就会说,你看,你的朋友给你带来了好处,你从中受益了,于是变得很高兴,很珍惜你的朋友,这不恰恰说明了你们的友情是靠利益维系的吗?
在朋友的群体中,每个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起到不同的功用,那些人理所当然的占领着你生活的不同区域。其实,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会去寻求一种社交对等,即是意图以某种方式换会来自社交资本投入的回报。当某一方无法保持这样平衡的关系时,交往双方的关系就会弱化,但是关系退化的底线会严格控制在朋友的层面之上,这便是人际关系的第二个层次。
如果说利益指的是一切跟建立关系的对象在身体和精神上的互动,甚至把获得利益定义成关系本身,那么这句话似乎也是合理的。只不过我不喜欢“利益”这个词语。而且我也不明白为什么硬要用这个词。一个更好的表达可以是“信念”——一种来自自己内心深处的召唤促使着你去寻找朋友,或者是友善地对待已有的朋友,并把这份关系一直保存下去。
这要看你如何定义“利益”二字了。如果把与人相处时得到那种精神上的满足感也算进“利益”中去的话,那世上的友情就无一不是建立在“利益”上的了。但如果你所指的“利益”仅仅局限于物质方面,那我可以很荣幸地告诉你,不贪你一分一厘的朋友,这世上还是有的。比如我就是这样一位,不信你和我交个朋友试试?
普通朋友是价值维系友谊,因为各种性格外形等属性使你们无法“爱”上对方,所以付出不了真心,想维持人脉,价值来维系省心省力。真正好朋友只有交心才能成为真心的朋友,利益和价值反而不大。真心朋友比普通朋友高级很多倍,维护起来付出程度也不同,更走心一些,付出和得到都更高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