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一朋友跟我说,她很想回去学校读书,可是却害怕自己坚持不了,而白白浪费了几年时间,也害怕到最后家庭和学业都兼顾不了。面对这种情况,她犹豫不得,不要给自己后路,也不要给自己借口说照顾不到小孩,只需要去行动,迈出这一步,一路上有多少苦也就会有多少回报。想起一句话说,我们有很多愿景,可是就是因为我们只把它放在脑海里,而从未去付诸行动,所以最后还是愿景,一直都无法变为自己唾手可得的成功。这很遗憾,可这也是必然的。我们总是担心自己做了一个决定之后会有很多困难等着自己,害怕自己无法坚持下去,我们总是被自己设想的困难困扰着,导致还没行动,计划就夭折了。我们尝不到成功的滋味是因为我们给自己留了后路,我这一朋友说,如果她不去读书,不去考证,以后大不了就回去医院工作,拿着几千块的薪水,勉强也能维持生活。而且她也希冀自己老公的生意能够做起来,所以她给自己设了退路,把读不读书当一种选择。可是她不知道只有自己拥有了真材实料,拥有这一个证,付出的三年便会换回自己人生保障。
“给自己留后路就是劝自己不要全力以赴”,这是在一个职业中学的过道内看到的名人名言,刚开始看到这句话,第一感觉是人要给自己留后路,不要全力以赴。由于时间关系,当时没有细究,只是觉得挺有意义的一句话。隔天回忆起这句话,当时对这句话的记忆还是模糊的,就上网查了一下,确定语句表达后,细细的品读了几遍。才发现不是初始理解的意思。
整个寒假其实我对女儿的作业都没刻意去要求过。只告诉她还有多少天要开学了,需要把作业完成。今天给女儿检查寒假作业,完成率80%,对于孩子来说,我觉得还可以了!然后今一下午都在补作业!寒假作业我都一页页看过,出错率跟平时在学校差不多。不过,这小事反倒教育了我:做任何事情,不要给自己留后路!不给自己留后路就是最好的后路!只需要去行动,迈出去,这一路上有多少苦也就会有多少回报。
让我想到了“破釜沉舟”这个词语,生活中不能给自己留后路,这样才能义无反顾的拼搏奋斗,全力以赴。若是给自己留后路,思想上的那根弦就会松懈,也因此让自己提前为失败找到了借口。这句话还让我想到一句谚语:猴子掰包谷,掰一包丢一包,当然,最后的结果就是空欢喜,以为有很多选择,其实一无所有。
第一次是考研,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却完全不会写代码。毕业后发现自己找的工作跟自己想象的相差甚远,赶快辞职了,然后决定考研。阴差阳错的考了英语专业,只有4-5个月时间,最后如愿以偿的考上了。第二次是研究生毕业后,决定移民加拿大。因为是法语区,需要从头开始学法语,自学法语的速度又太慢,果断辞职回家脱产学法语,6个月以后,我可以很流利的说法语了。第二年如愿以偿的拿到了加拿大的通行证。
年轻的时候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却一直没有碰上什么事情让我做这个选择。现在年纪大了,不会再想不留后路,没有考上公务员就裸辞了银行的工作。想即使没考上也不想再在银行里呆下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