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时候总会听一个深夜的广播节目,里面说,同样的事情重复三次就会成为一个习惯。如果把三看做是古文里虚指多次的数量词,当我们有意识地改变一件事情,多次之后会成为一个习惯,当这个习惯坚持得足够久,重复得足够多,很自然成为你下意识为人处世的一部分,性格就有变了吧?高中之前,我是一个任性,娇惯,却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如果没有人陪我,宁愿饿着,也不愿意自己一个人去吃饭。直接后果,高一一年,我把自己的胃折腾坏了,疼到胃痉挛只能吃止痛药。可是现在,虽然有时性格里没有安全感的部分也会冒出来,但是我可以自己一个人跑去陌生的地方,吃喝玩乐,任自己路痴还到处乱跑。我开始收敛起自己性格里棱角,一直在尝试着多多理解他人,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中间当然是发生了一些对我来说印象深刻的事情,让我在那一刻,只能选择改变,一点点改变的累积,于是就成了现在的我。
小时候体弱多病,据说姥姥经常看着襁褓里的我瘦得透明的耳朵,说这咋养得活啊!幼儿园,因为瘦小,胆子也小,跑不动跳不动的,被亲切地称为“小不点”,消化很差,路上走着走着会呕吐,三天两头发高烧,被特批不用吃幼儿园食堂,因为老师怕担责任,我妈妈必须每天中午把我接回家睡午觉,因为没有老师愿意看护我,怕一个看不好,我会被子捂死在被子里,同学眼里的我是永恒的受欺负大王,因为真的很弱。但我微弱如尘埃的人生被堂哥的姨妈家的一条恶犬改变了!我弱弱地蹲在地上玩树叶时,恶犬朝我猛扑过来,我来不及哭,撒腿就跑。结果眼前是死胡同,无路可逃。此时,我做出了改变我一生的举动。我踩着墙根的几个砖头,呼地窜上了两米高的墙头。爆发力和弹跳力惊呆了我自己。此时,我大概四岁。不要问我为什么可以做到,我也想知道。这就是潜力的爆发吧。
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有的必须改变,就像说别人坏话,整天怼这个怼那个的,觉得自己挺了不起的那种,或者觉得家里挺有钱的,自己是公主似的,我的天哪,在学校里可能觉得自己多有优越感,社会上工作中呢?比你好的多了去了,比啥?这些人的性格特别不招人喜欢,真能找到说话的也真是臭味相投。有的不是这个的问题,比如内向外向,内向多说说话好了,这个还不算是人品问题,做好做好自己的工作,自然有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你看看自己是属于哪种呢?
我觉得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但不是说变就变的。在经历一些重大事件,对心理打击和冲击特别大的情况下人的性格是发生变化的,这也是人的成长经历,有的会完善性格中的不好之处,有的会完全改变开朗的变不开朗;不开朗的变开朗!正常情况下不要随意去改变吧,性格中有不好的就注意一点,慢慢改正,其实我是不赞成特意的去改变,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烟火!
从小到大积累成的是经过环境、经验、家庭、教育等因素在一起而形成的!而想要一下子就改变那是不可能的,只能再以后的日子里慢慢的,一点点的改变 !!从身边的一点小事或是某一些方面来改变!同时你的心里也要有改变的意识的!
为了变成自己所希望的那种性格,尝试去做一些跟从前做法截然不同的事,并不断地那样去做,形成新的习惯。比如以前不喜欢跟人打交道,现在就去做一门专和人们打交道的工作。从而获得与人相处的好方法和改变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