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人们需要希望。
多年以前,心灵鸡汤是一种褒义词,是美好的励志的文章。而现在,鸡汤文貌似成为贬义词,尤其是苦情的鸡汤文,更是被批评没有逻辑,不现实,只告诉人结果,不告知方法,容易让人迷信。
但是,为何还是有那么多人喜欢看这种鸡汤文呢?这是因为生活太艰辛,很多人都在生活中煎熬,日复一日辛苦着;或者在为了某个目标努力着,但是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成功。那些苦情的鸡汤,能让人看到努力的希望。
他可以这样想:故事里说,某某曾经怎样怎样,后来他成功了。我和他经历差不多,那么我也是可以成功的。我不会一直这个样子的。
于是,对于生活的苦境,他才能继续承受。虽然这只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故事,甚至可能是不真实的故事,但是,他知道有这么一种可能性,就够了。足以让人感觉到生活还是有乐趣的,有前途的。
当然,鸡汤归鸡汤,生活归生活,不能把鸡汤里的故事当作幻想,每天想象着自己出人头地,却不去付出真正的行动,而不是不断到故事中去寻找动力,那么一个人很可能会被毒害,无法真的实现鸡汤故事中的美好结局了。
很多时候,人们都可以从那些鸡汤文章找到和自己的共通点,当你和这篇文章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你就会去阅读更多类似的文章。
人们在现实之中找不到一个平衡点的时候,就会从别人的故事里面去找到和自己类似的经历,然后看别人的处理方式,来决定自己要如何作出选择。
我觉得我就是这种人,很多时候我喜欢看那些苦成鸡汤文,是因为我觉得我的情感需要一个可以宣泄的地方,可是又总是不知道自己身边的例子,到底值不值得自己哭泣,也总担心自己因为一些生活琐事而烦恼哭泣的时候会得到周遭人的嘲笑,于是就把情感寄托在一个苦情鸡汤文里面,通过这种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感。
可是我深知看这些文章并不会对自己有什么益处,反而会让自己对于未来感觉到迷茫,因为你每天都纠结于一些生活琐事上的细腻情感,并不能对自己有什么梦想或者目标的构建上面的启发。
我觉得之所以会有很多人喜欢看拿着苦情鸡汤文,大概是在那些鸡汤文里面找平衡,找共鸣吧,把自己对生活的不满或者说把自己在现实中的情绪有感情的带入所谓的鸡汤文里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脱,其实说到底,只有不努力的人才会痴迷于看这些东西,才会以此当成自己感情的寄托。
爱看鸡汤文的人,大多是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什么规划,对未来感到渺茫的人,所以他们在已经快要迷失了自己的时候就喜欢看这些剧情鸡汤文,因为在这些文章里,他们会看到很多处境还不如他们的人的故事,可能是喜剧,可能是悲剧,可能就这么碌碌无为,也可能会有剧情的反转。所以她们就把自己的感情寄托于此,希望能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的人生路。
但是往往这些鸡汤文都是无病呻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