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种农村的迷信说法,好像正月十五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月圆日,如果出嫁的女人回到娘家过节,会对娘家不好,娘家人举家都不团圆。
这些都是迷信的说法了,但是在我们老家还是很严重的,就说我吧,自从结婚后,就没在家过过任何的节日。就算是我妈不在乎,而我婆婆特别的在乎。
刚结婚的第一年,我也不明白,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节日不能走娘家,那个节日也不能走娘家的,每次问婆婆,婆婆总是说,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不能破,也没跟我说出个所以然来。我也只能乖乖的听他的话。
直到有次,我们的邻居,我叫她大娘。在一起聊天,说起这个问题,她说结婚后,女人就不属于娘家人,如果节日到娘家,会方婆婆和公公的,还有的节日也会方你们自己,当然也有方娘家和克娘家的。(“方”“克”都是影响的意思,还有致死的意思)
我有点明白为什么婆婆会一直阻拦了。但是大娘说现在的人烟那么厚,没那么多事了。还讲了一个笑话,不过也是真实的事情,起于什么时候就不得而知了。
说一个女人在娘家过得端午节,到第二天自己和娘回到自己的家,她的娘碰到她婆婆说,昨天忘了,女儿在家里住下来,说闺女在家过端阳,方她婆婆娘。而他的婆婆则机智的说,亲家不是这样的,是闺女在娘家过端阳死她亲娘。
这个女人的娘本想这是让她婆婆赶紧死,故意让女儿在家住下的。但没想到事情是这样的,回到家一病不起,没过多长时间就死掉了。实际的迷信说法女人的亲娘说的对。但是现实是相反的。
现在好多的独生女,结婚后还经常的住在娘家,尤其是不论什么节日都会到娘家的。那该怎么办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女孩嫁出去不能在娘家过正月十五,正月十五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嫁出去的女儿就要跟随她家人的习惯以及习俗,在正月十五要在自己家里来团聚。
中国传统博大精深,如果要深入的了解中国就要深入。我们有很多习俗会让人非常好奇,例如嫁出去的女儿要在娘家过元宵节,第一年春节要在娘家一起吃饭,这都是中国传统的习俗,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入乡随俗,嫁出去就应该遵从婆婆家的原则,嫁出去的女儿对于娘家来说就是亲戚。但是在西方国家,人人平等,男孩女孩即使嫁出去对娘家人来说也是自己人。如果跟中国传统比较,我们中国就是不容易被人接受。
我认为有时候中国传统文化即有平等又有不公平,在古代中国是以女生为奴,尽管在现代女性也在占主场,但是尽管中国在发展,但是这份古代文化也久久在人们心中占了主要地位。说白了,我们还在遵从中国传统文化,嫁出去的女儿还是要遵从中国古代文化的习俗,所以就有了今天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正月十五。我认为中国传统还得在人们心中永久的留在心中,没有人会打破这个文化传统文化。我们都是爱国的青年,都会臣服中国传统文化的制定。
所以这个从古代文化中流传下来的传统我们都在保留并且遵从,并且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让我们一起携手并肩,
这也只是某个地方的习俗吧,我们老家好像就没有这个说法,不过是说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在家里过年罢了。
我们那儿就真的有人不相信这个事情,所以就一直想要回娘家来,可是他的兄弟姐妹们却都对这个风俗深信不疑,都担心如果她按照风俗来的话会给娘家人都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也都一直督促着她。
其实我感觉习俗这种东西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因为如果家里那儿有了这个说法,你还偏偏不信,可是最后真的出了事情,总归是不好的,也会被人议论纷纷。
可能在大城市里面这种习俗会比较少见,因为大家都忙于工作或许是生活所以就很少去关注这些事情,况且城市里面的人大多数也都是来自天南海北,每个人家乡的风俗习惯都不同,所以便都入乡随俗了没有了太多的礼节。
我记得之前有听妈妈说过嫁出去的女儿可以在正月初几回娘家来看望亲人,可是在年前那几天是万万不可出现的。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妈妈既然说了,
那我记住便是了。
或许你真的很难理解为什么正月十五已经嫁出去的女儿就不能回娘家了,可是为了家里人的安全考虑我建议你还是不要去尝试了,毕竟鬼神这种东西,你信他就有,你不信他也可能存在着。
有风俗的话就可能的去遵守吧,反正也不是什么太过于保守,保守到会影响到正常生活的习俗,不要纠结了,小心一点总没有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