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答案是:很庆幸没有因为“现状偏见”,而去联系前男友。
今年年中的时候,因为ex劈腿,我们分手了。
我们在一起4年半了,一起从同一个学校毕业,一起创业,一起做过同一个梦。
那时候简直不能想象没有他的人生是怎么样的。
分手的第三天,做了一个有关我们的梦。
那是两年前的一个夏天,我们去了一个人造的古镇。
人造的护城河水流清浅,蜿蜒过做旧的青石板拱桥,桥上河堤也算是行人如织。
风抚柳漾,河里的乌篷船推开了镜子一样的河面,把河中收藏的月亮和纸灯笼的烛火都打碎成跳跃的浮光。
我们跟风租了一条船,船舱狭长昏暗,我们在随波逐流的摇曳中看着对方。只有淡漠的月光和暗红色的烛影斑斓,打在他的脸上是明灭不定的奇异神采。
明明是人工凿刻的一砖一瓦,一桥一树,连红灯笼也是从哪个批发市场进的劣质货,得到了一缕仁慈的月光,得到了一波平凡的清水,竟然生出了连名门正派都不可抹杀的独到光影来。
以前听说月下逢知己,灯下看美人,他勉强算知己吧,离美人还有十万八千里,但光华流转下,好像方外的少年郎。
然而,乌篷船开过层层叠叠的水巷,穿过无数青苔的拱桥,打碎无数暗河的波光。
他仍然不是灯下的美人,却在月下,遇到了别的知己。
已非旧时,宿舍楼下,那个仰头等我的少年。
醒来之后,我有点控制不住想要拿起电话的手。
但我对自己说,小花,别打,这只不过是“现状偏见”而已。
现状偏见:
人们对于变化会感到忧虑,即使变化可能会给他带来益处。
因此,人们常会做出维持现状,或改变最小的决定。
那时,刚刚作出了改变人生现状的重大决定的我,对于未知的一切本能地感到恐惧、彷徨。但是理性知道,离开,才是最好不过的选择。所以我始终没有联系他。过了差不多三个月,对于新现状适应的我,已经彻底没有了想要看看他过得好不好的冲动。甚至于有朋友说到他的情况,我还会出现心理上的排斥。
是的,新的现状偏见产生了——“不被打扰地过自己的生活”成为了我不想改变的现状。
一别两宽,相忘于江湖,可能就是最好的结局了。
答主:西西,认知科学教你更理性地生活。关注微信公众号[营销航班]
长到30几岁,我最最庆幸的就是当初没有听信我一个“闺蜜”的话,去云南找她玩,要是去了估计我就被传销了,后果是怎么样的,想都不敢想。
记得十年前,我那个时候还在大连,因为是刚毕业,在一家旅行社上班。每个月的工资都不多,又非常的累,因为是新导游,带的都是最没有消费能力的团。导游靠的就是自费景点挣提成,如果你带的是一个优质的团,一天光是提成就有好几千,如果是不好的团,那你这一天就是白忙乎一天不说,只能拿到50块钱的导游费。在坚持了两个多月之后,真的是不想在做了。
这个时候一个好几年没有联系的朋友打了我的电话。这个“闺蜜”和我从小长到大,一直依赖关系都还不错。只不过她很早就辍学去到南方打工了,好几年没见也没有联系,这突然联系到我,我还很开心。她邀请我去云南玩,说她在那边和她妈妈在一个旅游景区开了一家超市,生意还挺好的,还在云南买了房子。让我去那边当导游,工资很高。当时我真的是动心了的。她还说如果要是过去了感觉不适应就当玩一圈,散散心,回来的机票给我买好。我考虑可两三天买好了机票,临走前给家里打了个电话。随后赶快打电话回家给爸妈说了这件事情。也是想证实一下我的“闺蜜”说的是不是事实。结果这一通电话打的及时。听妈妈说,“闺蜜”的妈妈是去了云南,但是好像没有过的很好,至于到底在那边干什么也不是很清楚,让我多打听打听。我隐隐感觉到事情不对,马上退了机票。和她说我旅行社请不了假。
后来才得知,她在那边做传销,已经把身边的很多的朋友,亲戚都骗了过去。我这一身冷汗吓得不轻,还好当时我没有冒然的过去,要不然的话,现在不知道是什么后果呢。太可怕了。
我真的太庆幸自己当初没有那么冲动去了云南,否则就是传销的一份子了。在这以后,凡事我都会仔细考虑清楚,对一些不太确定的事情要研究很久才会去做,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家人负责。




